1950年2月6日晚上,萧明华在宿舍被抓,临行前却提出要穿上旗袍?带到大牢后,又被折磨到体无完肤。敌人威逼利诱,萧明华趁势提出要求:“我可以招,但我要见哥哥一面!”见面后却要哥哥给自己捎带一瓶鱼油,做出种种怪异举动这是为何呢?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2021年7月6日关于“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的报道) 1950年11月8日,萧明华英勇就义于台北马场町刑场。 "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安息在台湾吧。"这是28岁的萧明华在被捕前留下的绝笔。 她昂首疾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临终前那纹丝不渝的革命意志,令人敬佩。 萧明华,192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人家。1947年在北平读书期间,在朱芳春的影响下加入地下工作。 1948年,她以教师的身份奔赴台湾,与丈夫朱芳春隐姓埋名,开展秘密革命活动。 两人在台湾组建"台工组"地下组织,向大陆方面报告大量宝贵军事情报,立下赫赫功勋。 1950年初,台湾保密局展开大规模扫荡,萧明华负伤被捕,遭受酷刑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她写下30条"狱中纪事",流露出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忱。 临刑前,她拒绝行刑人员的"壮行酒",挣脱宪兵,奔向沙丘高处,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原来穿旗袍是表示危险,可以提醒其他同志们撤退;鱼油也是暗号,意思是快走!萧明华的事迹震撼人心。 1982年,她的遗骨迁回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葆。细读墓志铭,只有三个大字"归来兮",令人无限扼腕。 1927年后,白色恐怖横行上海,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迫害。为保卫党组织生存发展,中央特科设立"红队",惩治叛徒奸细。 1929年红队就击毙了叛徒白鑫,为党复仇。1935年,红队队员邝惠安、赵轩、孟华亭、祝金明等人在敌人毒刑下壮烈牺牲。 临终前,孟华亭写下"斗争必须继续,这是我们唯一的遗嘱"的铿锵誓言。无数先烈以生命捍卫了革命的火种,他们的信念与勇气実在令人赞叹。 在敌后战场,地下党员也同样英勇无畏。1943年,蒋介石策划"闪击延安"被中共地下党员熊向晖捷足先报,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 从此,延安闻名遐迩的"绿色长城"获救。熊向晖临危不惧,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被毛主席誉为"一个人顶几个师"的卓越战士。 1949年,国民党重镇南京沦陷在即,沈世猷这名隐藏多年的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取得江防图等情报,并藏在女儿襁褓中转交组织,为解放南京立下汗马功劳。 从南京到上海,他仍秘密为革命事业效力,付出自己的全部。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无数革命者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不朽的英雄史诗。 他们用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激励后人,以珍贵的精神遗产薪火相传。虽然岁月长河奔流不止,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永远闪耀辉煌! 一代代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共和国的诞生,我们更应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展现新时代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人民子弟兵,永远跟党走。今天,我们要牢记英烈们浩然正气,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上,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