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视同缴费”其实就是在薅现在年轻人的羊毛呢? 有如下理由: 我是99年参加工作的,最开始在私营企业上班,大家都没有要求交社保的意识,找一份工作交不交社保都无所谓,只要工资高就行。 后面一直是自己做生意,也没有交社保。 直到15年,我家孩子在广州申请积分入学,发现广州无论是买房,上学,车辆上牌,都跟社保有关联,才意识到社保必须得交了,不然寸步难行。 我交社保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时候社保加医保,不到1000,后面一路涨到了现在的1700,真是压力大。 我朋友在国营企业上班,据她讲在93年前,企业职工的退休问题是由企业自己解决,每个人的工资里面都会扣除一笔用于养老的费用,实际上就是小统筹办法。 公司内下面有几百个独立核算的企业,按营业的8%提取,按发放退休金后的余额与公司结算,正数上缴,负数由公司下拨,这样保证退休工人退休金按时发放。 93年后根据改革后的企业变化,有了剥离出去的单独民营企业。 这部分企业不再像国企有严密的行政机构统筹,退休金发放有问题,才有了向社会统筹发展,保证每个企业退休工人都有保障。 经营企业都按比例,由企业与职工共同交费给社保局,由社保局统筹发放,也才有了92年前的工龄视作工作年限,分两块计算的办法,保障老职工劳动付出的基本利益回报。 这个是很正常的操作。 但是出问题的还是有,就是一部分破产的企业。 这部分企业小统筹内的养老金余额有没有移交给社保局呢,不知道。 反正是也被列为了“视同缴费”的范围,跟专家说的一样,等于就是一笔空账,变成大锅饭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不可能把这部分工人单独不给他发养老金。 放在之前,领取养老金的人不多,交养老金的人多的情况下还能够对付过去。 现在是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新的交社保的劳动力又没有跟上来,池塘里面的水总会有被掏空的一天。 其实“视同缴费”的这这部分人,应该把到底有没有缴费,交了多少费搞清楚,然后再计算应该领取多少养老金,这样才公平。 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万能生活指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