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圈爆了一个很大的雷。而让我感到很奇怪的是,主流媒体好像都很有默契地对它避而不谈。 事情是这样的:一支现金管理类的基金,就是理财型的那种,不是买股票的,就账户里的钱它没了。它没有投股票,也没有买任何的风险资产,钱就存在银行,然后却没了。12 个亿的基金账户,现在就剩 8 万块钱了。 基金公司已经发公告,说产品暂停赎回。这真的是又一次刷新了我对爆雷的认知。以前至少是什么重仓股 ST 了,高位接盘了,把你的钱拿去洗一遍再收走。你感觉那种手法多少还有点儿技术含量。现在就是直接存银行就没了,这个就属于是明抢了吧? 而且这次出事的还不是什么小公司。优测基金 2017 年成立的,正常运作 7 年多,累计募资超过百亿,历史业绩优良,还拿过很多奖。投资者对这种基金公司一般来说还是比较放心的。更何况这产品还是一个现金理财类的,应该没有人能想到还会出这种事情。 其实今年 5 月份的时候,还有一家浙江的基金公司卷钱跑路,叫瑞丰达。它是把合同里的监管账户篡改成自己公司的账户了。相当于投资者打钱的时候没有把钱打到基金账户里,而是直接把钱打给公司了。这个你尚且可以说让投资者细心一点,对吧?打款的时候多对照一下等等。 但是这次爆雷的产品,它不但是基金业协会正式注册的,连出售的账户也都是官方的监管账户。是在正规基金公司正规注册的产品。在正规银行里接受正规监管的正规账户,然后里面的钱说没就没了,这就百口莫辩了。 我觉得这可能是主流媒体不敢说的主要原因,因为不知道该说谁,对吧?说深了谁也不敢。 网上还有人说,这件事给投资者的教训就是不要相信收益比较高的产品。我觉得网上的人,你还是少说两句。那投资者不去买收益高的,难不成去买你那个亏了 3%、40%就叫合理了吗?而且它收益也没有特别高,就是比正常的理财稍高了一点。 我们总让投资者反省这个反省那个,但我觉得出了这种事儿,该反省的就不是投资者,而是漏得跟筛子一样的那啥,对吧? 其实能随意取用监管账户里的钱,就说明银行和基金公司两个人谁都不干净。监管要求把钱放在银行,而不是放在基金公司,本意就是让银行看着基金公司,不让基金公司随意挪用账户资金。结果银行监守自盗,这本身就很离谱。更离谱的还是这笔钱的去向,有网友爆料说,这笔钱可能是被某大佬拿去做某只 ST 股票的市值管理去了。结果没管好,这窟窿就填不上了。 买了基金的投资者做梦也想不到,明明自己就是因为害怕股市风险才买了个现金理财,结果实际上这笔钱被人家拿去买了个风险最高的股票。 我相信这种事儿,私下挪用监管账户的情况绝对不是第一次发生。只不过以前市场还行,用完了之后赚了好几倍,再把本金给你还回来,再打发你几个点的利息。但是这一次对垃圾股的杀跌实在是太狠了,他们就没办法填窟窿,就暴露了。 所以真的有些产品就像一个黑匣子一样,你把钱放进去了,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究竟拿着你的钱去干什么。你不知道他给你搞了一个风险多大的事情。至于这笔钱能不能拿得回来,能拿回来多少,基本上全凭运气。所以有时候想想,还真不如自己炒股,对吧?炒股至少还能剩一半。 #夏日生活打卡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