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疫情已向非洲以外蔓延# 】#瑞典发现首例猴痘变异株感染病例# 当地时间15日,瑞典公共卫生局代理局长宣布,瑞典报告首例猴痘确诊病例,该病例感染了在非洲发现的新型猴痘病毒变异株Ib,目前正在接受治疗。据悉,这是本轮猴痘疫情暴发以来,非洲大陆以外确诊的首例病例。专家称该病例的发现很可能意味着欧洲有数十例未被发现的病例。
此前一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两年多来第二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病毒经过多年变异,目前已演化为两个遗传分支—I型分支和II型分支,其中与本轮疫情有关的I分支致死率更高。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现并快速传播,在瑞典发现的首例感染也引发了公共卫生安全专家的担忧。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到旅游旺季和国际交往的频繁,猴痘病毒的跨国传播风险可能随之上升。”
他还称,目前我国境内尚未监测到新型猴痘Ib变异株,我国境内流行的猴痘病毒株属于IIb分枝C.1.1谱系。“但我国国内有严格的边境防疫管理方法,新病例很难从国外传播到国内。”
卢洪洲表示,与IIb变异株相比,Ib型更常通过性渠道传播,且引起的病变多见于生殖器。他同时称,猴痘病毒主要通过长时间密切接触传播,如性行为、皮肤接触以及与他人近距离呼吸或交谈,人际传播能力相对较弱。
“基于目前的防控措施和国内的疫情监测情况,中国内地再次出现2023年感染数快速增加的可能性较低。然而仍需保持警惕,继续加强监测和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的疫情变化。”
卢洪洲教授进一步称,中国40岁以上人群已接种过天花疫苗,可提供85%的保护率。对于40岁以下的人群,国内应储备足够疫苗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