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武器的精髓就是在有限的技术框架下压榨出产品最后一点潜能,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搞些一般人看来“这都能行?”的事情。
比如说米格25高速截击机,当老美死命搞结构搞钛合金材料的时候。结果毛子乐呵呵地把不锈钢怼到了机身上去,然后再怼了个更大号的发动机上去。
当老美死命研究雷达的时候,毛子大手一挥,整出来一个电子管。看起来是不是low爆了?但是达到设计指标了呀!
这就是苏系傻大黑粗美学,只要求能达到目标,至于设计反不反人类、什么出勤时间、什么飞行小时过短、成本太高都是浮云,技术有限条件下只求整出对标高技术的性能就是赚,一切为了战争,其他的再说。
通俗点讲,就是在基础理论得不到突破的情况下,就只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压榨潜力了。
毛子当时肯定是想发展的,但是技术层面上一时追不上,那只能在实际生产中开脑洞了,慢慢的就形成了苏式美学。
科技落后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工程学手段,用0.5的寿命、0.8的技术、2倍的浪费,攒出个和西方不相上下的舰艇/战机。
大战的时候这样搞没问题,但长时间和平时期这样搞消耗就太大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