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驾驶好还是不好、高还是低的评价标准完全不统一。
出现了一种衡量好坏的标准就是:在极限场景上车辆能不能通过,看谁能应对的体验场景多,看谁接管的少。
这跟A发动机功率100kw、B发动机功率99kw,所以A车动力好一样,都是舍本逐末。
这种对比方法非常不合理,提示的接管次数根本就不是衡量一个智驾水平高低的点,提示接管与否,以及接管的频率就是系统背后设定的一个值。
这种只关注“上限”的评测,毫无意义。
智驾辅助系统,“辅助”的意思就是复杂路况需要人为接管,人为接管怎么可以跟智驾高低对立起来呢?#智能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