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幸福,不是像沈腾马丽似的身价过亿
剧名《抓娃娃》
腰缠万贯的富豪马成钢(沈腾饰),觉得自己没培养好大儿子,就拼命鞭策小儿子。
一定要小儿子考出超越其他人的分数,考上国内顶级学府,才算培养成功。
嫁入豪门的春兰(马丽饰),明明衣食无忧,却还执着于最贵最新的奢侈品包包。
只要能拿到荔枝纹橙色包包,春兰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被老公磋磨到差点崩溃,连一句反驳也没有。
小儿子马继业,在不知道真实家境之前,兴高采烈地要去体校。
不仅因为热爱,更想争得第一,为爸爸妈妈争光。
好好学,好好干,好好打扮,要比其他人考得分更高,赚的钱更多,打扮得更加贵气美丽,才算真的优秀。
这份“永争第一”的观念,从小到大灌输到每个应试教育的孩子耳中,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枷锁。
考到前列,超过别人,才能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夸赞,收获欣赏的目光。
如果平均分只有50分,那我考55分也没什么关系,哪怕我还有很多知识没学会。
这让我们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想法——只有超过别人,我才值得被夸奖,被爱,我的人生才有意义。
别人太好,就说明我不好。
其实,细看上面这句话,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别人很好,我也可以很好呀,为什么我不能和他各有各的好呢?
可一旦遇到被别人直接比下去的时候,很多人心中会鬼使神差地冒出一句话。
“他怎么这么厉害!我就不行...”
但《抓娃娃》中,有一个人跳出了这个枷锁,特别会给自己松绑。
他就是马成钢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马大俊。
马大俊不学无术,需要马成钢掏几百万赞助费,才能勉强混个文凭。
马大俊也没人爱,母亲不知所踪,父亲成天围着弟弟转,见到他连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见父亲偏心得厉害,马大俊伤心难过,但他一点也不嫉妒弟弟。
见弟弟邋里邋遢地翻垃圾桶,马大俊没有幸灾乐祸,反而真心实意关爱弟弟,带弟弟吃大餐,帮他洗澡。
明明知道弟弟在学习上很厉害,马大俊也没有为自己的“不学无术”而自卑,也没有拼命学习,想在弟弟的强项上超过他。
而是选择攀登雪山,在另一条路上证明自己。
马大俊从没有在优秀弟弟的映衬下自惭形秽,而是觉得,“你很好,我也不错”。
一旦我们跳出思维的枷锁就能发现,我们并不需要靠拼命变优秀,来获得老师、父母、朋友、家人的夸赞和认可。
我们甚至不需要渴求外界的爱。
我们本来的样子,就值得自己爱自己。
就像费孝通所说,“人美其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