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张恨水大婚之夜。刚关上房门,他迫不及待地掀开新娘子的红盖头,突然,张恨水脸色铁青,吓得大喊:“你是谁!” 说到张恨水,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若是提起他的成名之作《金粉世家》,应该很少有人会不知道。 然而人生不如意之处十有八九,张恨水却在情路上十分坎坷。 1912年平常的一日,张恨水一如往常一般从学堂归来,人虽然已经从学堂回来, “母亲安好,特意在此处等待孩儿是有什么事情吗?” “你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你父亲离开以后这个家全都依仗你。早日成家对你有好处,今日我替你见了媒婆,希望她能给你说一门好婚事。” 张恨水受到的是新时代教育,早就不是那可以被随便包办安排婚姻的人了,听到母亲的话,他下意识的便想要拒绝。 话还没说出口,并见到了站在风口处的母亲低头咳嗽的沧桑背影。 “至少叫孩儿在结婚以前见一见日后的妻子吧。” 得到了张衡水的首肯,他的母亲非常高兴,拿出了媒婆交给他的姑娘的照片,并将张衡水的要求转述给了媒婆。 媒婆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以后也是毫不耽搁,马上安排了母子二人与这位徐姑娘见面。 远远的一眼汗水便被那姑娘窈窕的身姿和文雅的气质所吸引。原本不情不愿的婚事也逐渐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结婚当日张恨水也是非常的高兴,一众亲友的簇拥下他来到了自己的新房。 到这里张衡水更加期待起来,他快步走到新娘身边,二话不说便将其按到了床榻之上。迫不及待的便掀开了新娘子的盖头。 然而下一秒张恨水却傻眼了,这哪里是一个人。 一时之间,所有疑惑不解的情绪都冲上心头,然而更多的却是满腔的愤怒。 张恨水细细打量起眼前的人,此姑娘一开口更是见识粗鄙,交下来才得知此人不仅大字不识一个,甚至还在小的时候就被封建思想迫害裹上了小脚。 “你们这简直就是骗婚!” 张恨水的母亲赶来,也十分气愤,第二天就马不停蹄的找到媒婆要与其理论一番。 “那来的便就是这位小姐,你们自己认错了,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媒婆说这话瞧着有理,但明眼人一眼便能瞧出来,这定是媒婆勾结了这位徐家大小姐给母子二人设下的圈套。 而如今事已至此,他们也已经拜了高堂,若是此刻再将徐文淑送回徐家,怕是以后都要遭人诟病,十里八乡都要传遍了她的闲言碎语。 张恨水虽然愤怒,却也同情被蒙在鼓里包办婚姻的徐文淑。 虽然在他们婚后张恨水就因为与其无法灵魂共鸣,选择了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继续自己的写作事业。 张恨水离开以后,他的妻子徐文淑却没有丝毫的怠慢。反倒是尽心尽力的操持着整个家。 渐渐的张恨水的母亲对他的印象也有所改观,并且多次写信向张恨水夸赞徐文淑的为人。如今木已成舟,张恨水也渐渐接受了自己的这个妻子。 张恨水的写作事业有了起色以后,便遇见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陪着婆婆一起来北京找张恨水的徐文淑看见也是以后坦然接受,几人相处的非常融洽。 随后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徐文淑没有在选择同张恨水一起转移。两人这一段喜剧性的婚姻也到此结束了。 张恨水一共有过三个妻子,也许连他自己也分不清自己最爱的究竟是哪一位。但他始终会记得自己年少时那位尽心尽力的为自己操办着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无怨无悔的结发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