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女同事,离异后,自己带儿子,人间清醒。老公净身出户,据说按月支付儿子的抚养费。虽然离婚了,照常要儿子定期去看爷爷奶奶,过节时,还去看看姑姑。 在我们公司的财务部,有一位名叫李婉的女同事,她的故事常常让我们感叹不已。李婉今年38岁,离异已有六年,独自抚养14岁的儿子小宇。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尽管经历了婚姻的失败,李婉却以一种令人钦佩的方式处理着离婚后的家庭关系,展现出了难得的智慧和胸襟。 记得去年的一个午餐时间,我和李婉一起在公司附近的小餐馆吃饭。她接到了前夫打来的电话,简单交谈几句后,挂断电话的她脸上没有丝毫不悦,反而露出了一丝释然的微笑。 "刚才是小宇他爸打来的,"李婉解释道,"他说这个周末要带小宇去看望爷爷奶奶。" 我有些不解地问:"你们已经离婚了,还让孩子和前夫的家人来往吗?" 李婉喝了一口汤,平静地说:"是啊,虽然我们离婚了,但那毕竟是小宇的亲人。我觉得大人之间的事情不应该影响孩子和亲人之间的感情。" 她接着告诉我,自从离婚后,她坚持让小宇每个月都去看望爷爷奶奶。逢年过节的时候,她还会让小宇去看望姑姑一家。 "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她说,"我不希望小宇长大后因为我的原因而失去了与亲人相处的机会。" 李婉的做法让我颇为惊讶。在我认识的许多离异家庭中,前夫家的亲戚往往会被刻意疏远。但李婉却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其实,小宇爷爷奶奶都是退休干部,家里条件很好。姑姑在事业单位当小领导,也很疼爱小宇。"李婉笑着说,"每次过年过节,小宇收到的压岁钱都够交一年的学费了。" 我不禁问道:"那你前夫呢?他怎么看待这件事?" 李婉轻轻叹了口气:"离婚的时候,他选择了净身出户。现在每个月按时给小宇支付抚养费,这一点我得说他做得还不错。"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对李婉肃然起敬。她不仅在经济上为孩子考虑周全,更重要的是,她用宽广的胸怀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 随着交谈的深入,李婉向我透露了更多关于她和小宇生活的细节。"其实我们娘俩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她微笑着说,"工作之余,我们经常一起出去旅游。去年暑假,我们还去了趟日本呢。" 看着李婉脸上洋溢的幸福感,我不禁为她感到高兴。尽管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她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并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就在去年,小宇大学毕业后面临买房的问题,这个事件也考验着李婉的智慧。 "小宇跟他爸提出要全款买房,"李婉回忆道,"但他爸已经再婚了,新wife只同意出一半的钱。"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人可能会选择与前夫家庭彻底断绝关系。但李婉和小宇的处理方式却让人眼前一亮。 "小宇很冷静,他先向他爸要了一半的房款。"李婉说,"然后,他主动联系了爷爷奶奶,说明了情况。结果爷爷奶奶二话不说就把另一半钱给了他。" 这个结果让我感到惊讶,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李婉多年来坚持维系家庭关系的意义。正是因为她的宽容和智慧,才使得小宇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 "你知道吗?"李婉补充道,"有些人说我傻,认为我应该断绝小宇和他爸家里的联系。但我觉得,这样做对小宇并不好。如果我阻止他们见面,小宇可能会偷偷去见他们,这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隔阂。" 李婉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孩子着想。她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的婚姻失败而怨天尤人,反而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随着我们结束午餐,准备回办公室的时候,李婉收到了一条短信。她看了看手机,脸上又露出了那种温暖的笑容。 "小宇说他周末要和他爸去看奶奶,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李婉说,"我想我会去的,毕竟那也是小宇的家人。" 看着李婉坚定而温柔的眼神,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人间清醒"吧。在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后,她没有选择怨恨或逃避,而是以一种成熟而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 李婉的故事告诉我们,离婚并不意味着家庭的彻底破裂。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处理离婚后的家庭关系,不仅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也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生活氛围。 (本文来源于真实生活,无任何不良引导,请理性观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