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奥运冠军也是月薪族?
巴黎奥运如火如荼,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们都如天神一般,那奥运冠军们的日常收入如何呢?也是按月拿工资的月薪族么?
我们来看一下奥运健儿的薪酬构成:
专业队运动员的工资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1、基本工资、2、地方补助、3、体育津贴、4、比赛奖金,以及5、赞助商奖金。
基本工资:一般是2k-10k元,顶尖运动员的基本工资才能达到1万元以上;
地方补助:运动员的补贴根据等级不同在1k-5k不等,运动健将级可以达到3k。不过具体数目根据个人成绩、身份和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体育津贴:由基本津贴和成绩津贴组成。
体育津贴由运动员的资格决定。例如,运龄有15年的职业运动员,根据 《运动员体育津贴标准表》,基础津贴为第11档,标准为875元/月;
成绩津贴,最高为奥运会金牌的2k/月;
据此,能去巴黎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的基础月收入=10000+3000+875+2000=15875元,基础年薪18万左右;
运动员的额外奖金分为:一次性奖金和平时训练奖。
对在国内外各类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根据比赛层次和获奖名次,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发给一次性奖金。
对在平时训练中能按要求完成训练计划、训练刻苦的运动员,发给平时训练奖。
以体操项目为例,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奖金为8万人民币;亚锦赛、亚运会、全国锦标赛的冠军奖金为1-3万;奖金最多的当属奥运会和全运会(如图所列)。
企业赞助:这个金额就比较宽泛,但可以肯定的是基本上只有冠军才有。以全红婵为例,这么多年的征战和金牌,获得的赞助在300万左右。
当然,最重要的一部分收入还有品牌代言和广告,但是作为国家队运动员,可以获得的税后收入差不多为代言费的10%左右,其他会由集体统筹安排。
据说巴黎奥运的六边形“港版林志玲”,就一次性获得了港府的600万(HKD)奖励,这也跟港府的经济地位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