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的零式战机到底强到什么程度?
诞生之初接近六边形战士,无论是航程、垂直爬升、水平盘旋、火力、协同(通讯),都很强,唯一较弱的是防御,但其实在那时代很多木质机身飞机里也不算很差。
在零式出现在中国战场前,苏联援华的轻型轰炸机经常靠速度脱离战场,日本陆海军的旧式战斗机追不上。
它出现时的优势是代差级别的,甚至不止一代。苏联援助国军的两种飞机,一种盘旋极好,一种速度很快(平飞大概有450公里/小时),配合是可以打更先进战机的。但是零式出现后通杀,打了十几比零的璧山空战中,零式没用什么盘旋优势,用的战术和后来美国飞机打它的方式接近,都是爬升(或俯冲)和速度上的绝对优势硬吃对手。对比国军的苏联战斗机至少先进两代。
对付稍早的美国陆航P36和海航的F2A有大概半代的优势。这两种飞机机身粗短,起落架都设计的很变扭,看上去就不怎么行的样子。但是美英手里有几种手很强的发动机,尤其是后来成就各种怪物的上2000马力风冷发动机。一力降十会,装甲、火力、速度、爬升、俯冲都可以堆上去。
零战设计上,几乎把当时所有时髦元素都点满了。
比如全金属机身,收放的起落架,全封闭的机舱、电台、大航程,反传统的强火力(不知道是有什么先见之明),优秀的动力以及减重。除了机翼折叠这实在是日本人搞不太会,最后只能意思意思。
当然在一架小飞机上压榨太过了,也可能限制了日后升级空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