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何范闲都讲不清楚的库债,范思辙却可以?

剧名:《庆余年2》 岳母李云睿长公主乘着华丽的花车远道而来,为范闲的大婚送上贺礼,而这贺礼的关键就在于她亲手制作的内库账册,其中记录着高达两千万两的亏损。她如此高调行事,就是想让众人皆知内库亏空,而如今范闲接管内库,就得承担这笔债务,谁还敢与他有商业往来啊,都害怕他依仗权势去讨债。 李云睿这么做存在两个目的,其一,是想瞧瞧范闲会不会因为不愿接手这个烂摊子而放弃林婉儿,其二,是不放过任何一个陷害范闲的机会。 现代人对于国债并不陌生,这种投 资方式较为稳当,可古代人要接受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范闲做了诸多功课,又是制作大幅字画当作古代幻灯片来展示,又是解释库债库券的概念,强调其与财富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就如同上了一堂免费的高级理财课。可结果却并不理想,下面基本没人认同,即便有人出钱也是为了讨好他,根本没把他的理财观念当回事。范闲感觉受到了侮辱,自己费尽心机,人家却当作耳旁风。 而当范思辙接过演讲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没有像范闲那样长篇大论,只是提出了两点:内库是庆国的,背后有皇帝,买库债就相当于成为了皇帝的债主,这是身份的象征;范闲受到皇帝的重视,他的父亲掌管户部,他管理内库,范家掌控着国家财政。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范闲不会倒台,买库券还能拥有社会地位。消息传出后,皇帝没说什么,却在半夜让重要人物去御花园移花,还更改了赏菊大会的日期,对范闲的重视显而易见。第二天库债就被抢一空了。 范闲如此厉害却无法卖出库债,而范思辙却能够轻松搞定,这是因为范闲想要凭借利益去打动别人,可人家早有防备,而范思辙所说的利益并非钱财,而是社会认可,商人并不缺钱,而是想要与权贵搞好关系。难道他真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