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厉害了!杭州一位银行小姐姐,突然找到领导请假,说自己要去参加奥运会了,领导直接傻眼!您没听错,不是去观赛,而是去参赛。幸运的是,他的领导不但没有泼冷水,反而大力支持! 信息来源:2024-08-05极目新闻——95后银行职员请假参加巴黎奥运会,领导:批准,祝赛出风采! 对于大多数银行职员来说,日常工作就是忙于柜台、奔走营销、加班熬夜,别说参加奥运会这样的盛事,恐怕连看个奥运直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忙碌的群体中,杭州一位95后银行姑娘徐艺铭脱颖而出,靠着两年如一日的业余训练,竟然获得了今年奥运马拉松大众组的参赛资格!消息一出,不仅徐艺铭本人振奋不已,就连她的同事、领导也都为之惊叹和骄傲。 马拉松是一项考验人极限的运动,全程42.195公里的距离,足以让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叫嚣着疲惫,即便是那些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在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也常常会精疲力竭地瘫倒在地。 这项运动之所以如此具有挑战性,是因为它不仅考验选手的体能,更考验意志和毅力,在漫长的赛程中,每一步都像是在和自己的身体博弈,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和疲劳抗争。 能够完成全程马拉松,哪怕是业余选手,那也绝对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更何况是在奥运会这样的顶级赛事中,而徐艺铭就是这样一位勇敢者,她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决心,向世界证明了一个银行职员也可以演绎马拉松的传奇。 但对于徐艺铭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难度可不止翻倍,据了解,想获得马拉松大众组的参赛资格,需要在两年内累积10万积分,这相当于总跑量达到5000公里,平均下来每天必须跑步7公里。 试想一下,作为一名银行客户经理,徐艺铭每天要面对的可不止是朝九晚五,还有随时加班、随叫随到,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她是如何做到日复一日地坚持训练的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梦想,也因为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接受采访时,徐艺铭坦言自己最初报名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当真正开始训练,感受到自己一天天地进步时,参赛就成了一个必须要完成的目标。 跑步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站上奥运赛场,则是这种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为了这个梦想,哪怕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训练,哪怕周末假期全部用来参加各地的马拉松赛,她也绝不会退缩。 在这个过程中,徐艺铭并非一帆风顺,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善解人意的领导。 当得知徐艺铭要请假参加奥运选拔赛时,她的主管虽然也吃了一惊,但很快就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叮嘱她好好准备、跑出风采。这种开明和热心的态度,让徐艺铭备受鼓舞,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成为下属梦想的支持者、成长的促进者,而不是只盯着KPI、只在乎业绩。 仔细想来,员工个人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本就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一方面,企业要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予他们追求梦想的空间和资源,另一方面,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昂扬的斗志回馈企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企业好我好,企业兴我兴”的情怀。 就像徐艺铭在追逐马拉松梦想的过程中,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宝贵的职业素养,必将伴随她在银行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多佳绩。 反过来,银行在人性化管理、体贴员工追梦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忠诚度和向心力,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这正是现代企业文化应有的生机活力。 当然,在为徐艺铭喝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成功的背后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日积月累的坚守换来的必然。 如果没有每一个清晨的早起,如果没有每一次假期的放弃,如果没有领导的悉心呵护,又怎么可能结出参赛奥运的硕果? 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梦想固然重要,但更要脚踏实地去践行,很多时候,梦想实现的阻碍并不是外部环境有多难,而是自己有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从儿时的运动会到成人的奥运梦,体育精神一直感召和激励着一代代人,而徐艺铭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无论是谁,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敢于追梦、善于平衡、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这是一个95后姑娘的奥运之旅,更是一段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人生之道,让我们为她加油,也为自己加油,用拼搏诠释青春,用汗水成就梦想,也祝福每一个渴望超越的平凡人,都能在奔跑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