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在中医临床上,我将肺结节的辨证治疗分为两种类型: 痰湿内结型: 主要表...

在中医临床上,我将肺结节的辨证治疗分为两种类型: 痰湿内结型: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白黏稠或胸闷憋气等症状。这种肺结节形成主要是由于患者年老体弱,正气亏虚,在受到外邪侵袭时,导致肺部功能失调,使得水液凝聚成痰,形成结节;同时,也可能导致肺脏本身产生分泌物,中医称之为痰湿内生,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形成肺结节。 气滞血瘀型: 咳嗽不畅、心烦易怒或胸闷气憋较为常见。这种类型多见于易怒的人群,愤怒后易导致气滞,气滞则会影响肺功能,进而影响肺气血的运行,最终导致血液郁滞,在肺部形成小结节。 每种类型的肺结节都有各自的治疗方法。以下,我将分享一个气滞血瘀型肺结节的真实案例: 真实案例分享: 张女士,62岁,居住在北京,是一名退休国企职工。2023年8月底,受凉后开始咳嗽,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之后每次受凉就感觉咳不出痰;同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发脾气。据家人介绍,她平日脾气很好,很少发脾气。2023年12月,她和丈夫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例行体检,结果显示双肺有多发小结节。 CT结果显示:双肺散见微小结节及小结节影,其中较大者位于左肺下叶,直径约6.5mm。 2024年2月3日,张女士前来就诊。她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心悸、口干口苦,偶有咳嗽,痰多但不易咳出,还伴有咽部不适和后背酸痛。她的血糖正常,但大便不成形。舌质暗紫、舌尖红、舌苔白,脉搏迟缓有力。 诊断: 气滞血瘀型肺结节。 治疗方案: 药用真菌小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对于这种血瘀型肺结节的患者,我一般会选择树舌、马勃、灵芝等药物组成的药用真菌小组方,再配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的经方。方剂主要包含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黄、牛膝、桔梗、枳壳、柴胡、甘草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药用真菌小组方与血府逐瘀汤的配合能够促进气血畅通,减小结节。 经过3个月的治疗,张女士再次在北京协和医院复查,CT结果显示左肺结节消失。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目前仍在继续服药。 对于肺结节的复查,为什么医生建议选择同一医院?因为肺结节病灶非常微小,需要在影像科电脑上放大读片,才能准确测量肺结节大小、CT值,并观察病灶周围血管是否有微小变化,如增粗等。此外,肺结节较小,是否有分叶、毛刺及空泡更难观察,必须借助电脑放大读片才能清晰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