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冬游、洗冷水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适应能力。
甚至有经常冬游、洗冷水澡的人现身说法,认为洗完冷水澡后神清气爽,身体素质更强了。
然而各人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别,这些“养生”行为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这些人群,不适合冷水澡
1、心脑血管病人群
冷水的刺激会让皮肤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大大增加,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都会给循环系统带来额外的压力。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的危险事件。
2、儿童
儿童尤其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身体耐寒力较差、抵抗力较弱,一旦洗冷水澡,很容易着凉感冒。
3、女性
女性的皮肤感觉更加灵敏,对低温的耐受力相对较差,更容易被过低的水温刺激,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从而干扰内分泌的正常调节。
4、老年人
老年人对外界刺激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可能心脏难以承受寒冷,另外,老年人免疫力较差,更容易被病菌趁虚而入。
5、患病人群
经常感冒、拉肚子、免疫力较差的、对冷过敏的人(如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瘙痒症患者)、患坐骨神经痛及其它神经痛的人、不耐寒及体弱者,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和关节疼痛等。
6、特殊情况
体力及脑力活动后、加班熬夜或感冒后、饱腹或者酒后,大量出汗后,发热时,疲劳时。这些情况下都要避免用冷水洗澡,以免伤害健康。
冬天洗澡两个误区
1、爱洗烫水澡
洗澡水温过高,不但会加快皮肤的水分蒸发,过多地带走皮肤表面的油脂,使冬季本就容易干燥的皮肤更加干燥。再加上密闭环境室温较高,氧气含量不足,很容易导致大脑缺氧。
建议:
洗澡时打开排气扇或门窗留缝隙,保持浴室通风,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洗澡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睡前洗澡
刚洗完热水澡,躯干温度较高,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分泌,若体内褪黑素水平不足,可能导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高、经常做梦等睡眠紊乱及一系列功能失调。
建议:
睡前1.5~2小时洗澡,让体温上升。接着等身体自动调节温度,通常1.5~2小时后躯干温度有所下降,睡意便产生了。
感谢浏览,集药方舟·数字健康,智领未来,关注/点赞/转发/收藏,了解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