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考公和硕士、本科生考公的区别是什么?
先前推文聊到博士研究生的出路有高校和企业,其实考公也是一种选择,对于材料领域的非名校硕士来说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去考公了。那么部分人就会嘲笑别人读完研后不还得考公?直接本科考公不好吗?其实不然,那么本科考公、硕士考公以及博士考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一一说来~
1
本科生考公VS硕士考公
1、报考范围。研究生考公报考岗位的范围要大很多,部分岗位仅限制研究生报考。比如部分省机关只有研究生才有报名资格。
2、职级待遇。按照《公务员法》规定,我国的公务员的行政级别分为十二级,从大到小依次为:国家正职、国家副职、省部正职、省部副职、厅局正职、厅局副职、县处正职、县处副职、乡科正职、乡科副职、科员、办事员。学历为高中和中专毕业生考公上岸后任命为办事员;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考公上岸后任命为科员;硕士毕业生考公上岸后任命为副主任科员;博士毕业生考公上岸后任命为主任科员。职级不同所享受的待遇自然不同,不同地域基本工资不同。但国家规定本科生考公上岸执行7级薪资,硕士研究生考公上岸执行11级薪资。部分地区对于专业紧缺的人才引进政策明确规定可直接落户,比如杭州工作的本科生补贴1万元,硕士补贴3万元,博士补贴5万元。
3、工作内容。正常来说区别不是很大,都是根据相应的职位来主导工作内容。仅有部分岗位比较看重专业知识和能力,比如财务审计等。
4、升职前景。肯定是学历高的升职更快,所以很多公务员都会选择读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来提升核心竞争力。本科生必须从事思想政治或者专业技术一年才能申报助理级职称。硕士研究生评一级教师只需担任教师一年以上通过相关材料即可评定,而本科生则需要数年。
2
硕士考公VS博士考公
上面也同时说明了硕士和博士的职级待遇以及升职前景,对于博士来说,考公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定向选调,小部分的选调岗位会直接省去中间的笔试环节直接进入面试。但尽管选调容易上岸但选择的人并不是很多,原因一是选调上岸后必须要驻村两年,即去比较贫困的农村干两年。驻村的地理位置则是根据排名顺序所决定。原因二是竞争也非常激烈,毕竟现在博士真的是太多了。我同学参加了没有笔试的选调直接被刷了,除非你的性格非常外向以及言谈举止、知识储备也多,不然你博士期间做了4年科研,一问三不知,说话磕磕巴巴答不到面试官点子上,那也没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