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二本讲师,不如读博时以母校署名单位发文章

二本讲师,不如读博时以母校署名单位发文章容易… 二本讲师,不如读博时以母校署名单位发文章容易… 我博士期间发了2篇北核,带导师的还有一篇C刊,现在在省属二本高校工作,明显感觉发文章很吃力,发不出去……”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为什么读博期间发论文要比工作后简单一些呢? 角色上的转变。发表核心期刊一般都对作者身份有一定的要求,北核要求公办二本硕讲以上,南核要求博士或者副高以上。注意,这些也仅仅是门槛要求,符合身份是核心论文发表的前提、最低要求,但是只在门槛附近徘徊也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在职的情况,二本硕讲有条件可以发核心,但是距离成功发表还有点远~而博士在读,一般单位相对比较好。但凡有博士点的高校,说明它本身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方面比较突出。好单位,再加上有导师的助力,正好能戳中期刊编辑的“心”,所以博士生发北核的难度其实并不大。 很多期刊现在只刊登单位+姓名,并不显示具体的身份信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在参考文献时更容易注意好单位的作者论文。资源上的落差。博士在读发论文,有导师挂名,有好单位支持,在资源上的优势比较大。甚至有的直接内推走导师渠道,不仅发的容易,发的还更快。 但是进入高校后,如果是三四流高校,科研水平、氛围、资源等各方面都有落差,对个人发核心的加成不算很大。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例,有博士点的高校可能都会有检索入口,但是一般高校老师对于这个数据库的认知可能为0,单位也不会投入资金去开通。当然,三四流的高校整体的科研不太强,如果一个老师真正有心想做出来成绩,领导也会给予大力支持。功利性的强弱。博士在读发论文,要么是毕业强制性要求,要么是进高校需要有成果,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有一种必发,不能拖延的态势。一旦博士没有核心,延毕、毕业即失业都是常有的。 但是进高校以后,发核心论文并不是特别着急,或者核心期刊会有替代的选项。因此虽然在职也有非升即走的压力,但是相对读博期间的也会好一些。环境上的变化。博士在读,大家都需要发核心,周遭会有相互竞争、内卷的现象。但是入职后,遇到的相当部分都是躺平的讲师,科研环境不一定有多强,甚至你要做好你身边不再有能跟你讨论学术话题的人的打算。之前有个博士入职本科高校,两三年下来一篇文章也没有。另外,入职后的琐粹事务比较多,纯粹做研究的时间被压缩了。

评论列表

HB
HB 5
2024-08-06 07:04
瞎扯。二本学校发论文难是事实,但是不是因为水平的问题,而是国内期刊不正常,外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毕业之后大部分时候发的是国外期刊,因为老外谁都不认识,基本公平,国内期刊编辑拿到稿件先看单位和帽子,单位不好直接退,有帽子的优先。
yuhong88
yuhong88 5
2024-08-07 10:34
二本讲师水平确实不如好点高校的博士。前些年的二本讲师基本都是硕士甚至本科毕业,博士也是本地较差大学毕业。现在卷了,博士入职也是内聘副教授,虽然还得评,但发论文也称副教授。这类高校基本无科研。
曾经沧海
曾经沧海 3
2024-08-20 07:28
净瞎说实话
光能使者
光能使者 3
2024-10-21 14:53
我今年历史学科博五,说点真实情况。理工类二本学校要么没设备科研做不了,要么设备老科研精度不够,要么没大咖缺资金。文科楼没有系统的科学评价体系,学阀色彩明显。所以去了二本且不是本校重点学科的老师就别想着搞学术了,花心思搞钱吧。
用户11xxx20
用户11xxx20 2
2024-08-26 09:36
你以为你博导的学阀名头是怎么来的?毕业自立门户了,不就得靠自己了么。[笑着哭]
小学生
小学生 1
2024-08-13 10:00
博士了还能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只能说小编是借话题炒作。发论文优先看作者的平台,985天然就优于二本,当然,专业头部的二本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