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河北一教师下班途中遇见了一个聋哑老太,出于同情把她带回了家,之后老人就就留在了张国富家中,一呆就是五年的时间...... 那是一个寻常的傍晚,张国富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教学工作,骑着他那辆老旧的自行车着急忙慌的往家赶。 当他路过那个熟悉的桥洞时,张国富不经意间朝桥洞瞥了一眼,正是这一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桥洞的角落里,有一个瘦弱的身影,她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头发像冬日的雪花一样洁白,凌乱地散落在肩头,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和无助。 而当他试图与老人交流时,老人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双手不停地比划着,原来这是一位聋哑老人。 张国富站在桥洞下,望着眼前这位可怜的聋哑老太太,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他轻轻的扶起老太太,声音温和的说道:“老太太,跟我回家吧。” 当张国富带着老人回到家时,妻子一开始满脸的惊讶和疑惑。 得知老人的情况后,妻子的心立马就软了下来。 妻子一边轻声安慰着老人,一边忙前忙后地为老人准备洗漱用品,还翻出家里老人的干净衣服给她换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妻子更是精心照料着老人的饮食起居,没有一丝的嫌弃和不耐烦。 村子就这么大,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全村人都知道。 有不少和张国富关系不错的邻居都来劝他劝他:“国富,听哥一句劝,赶紧把这老人送走,不然你这一家子都得被拖累。”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和劝阻,张国富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然而,张国富并没有被这些声音所动摇。 家中的长辈们对于张国富收留老人的举动,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也会时常来看望老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国富一家与这位聋哑老人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平静,老人时常会帮家里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逢年过节,张国富会给老人买新衣服,妻子会为老人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张国富一家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状态越来越好,偶尔也会回忆起一些模糊的片段。 终于,有一天,老人在看到电视上的一座山时,情绪激动,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啊啊”叫着。 张国富深知,仅凭这些零星的线索还远远不够,他联系了当地的电视台和报社,详细讲述了老人的情况。 有许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帮助老人尽快找到家人。 而老人的家人也看到了这个消息,立马踏上了前往张国富家的路上。 张国富打开门的瞬间,看到了一群满脸疲惫却难掩激动的人。 当他们走进屋里,看到那个失散多年的亲人时,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老人的子女们冲上前去,紧紧地抱住老人,哭声、呼唤声交织在一起。 “如果没有你们,我母亲可能早就出现了意外,你们是我们全家的恩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和酬金,但张国富坚决地拒绝了。 张国富说:“我们照顾老人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你们的报答”从那以后,两家人的情谊越发深厚。 逢年过节,他们都会互相走动,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这份因善良和爱心结下的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珍贵。 信息来源:胶东在线-2007年12月1日-《好人张国富:路上捡来的“聋哑亲娘”养5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