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时,101关键时刻的经典决策,看似随口一说,实则指挥若定。 1、“我可以肯定,老蒋到了沈阳”。
在南下锦州的火车上,刘亚楼向101报告,塔山方向又增兵了,101肯定地说,老蒋到了沈阳,那么,101是怎么知道蒋到了沈阳呢,这是基于对蒋军指挥体系的精准判断,试想,能从华北傅作义部调来新5军、独立95师。能从烟台调来39军两个师。再加上空军、海军的全力配合,除了蒋,还能有谁呢。
2、“预备队不动”。
防守塔山的四纵,报告了塔山惨烈战况,参谋长刘亚楼建议预备队投入战斗,林总和罗政委默许同意,但当刘亚楼把电话接通了预备队一纵司令员,下达出击命令时,101果断按下电话,坚定地说,预备队不动。
这个动作,精准反映了101对战场情况的总体把控。其实,真正考验指挥员指挥艺术的,是动用预备队时机的把握,预备队用早了,以后再有突发情况就无兵可调,难以应付了。用晚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一场战役打下来,预备队没有动用,那才是真正的胜利。
3、“这个我不管,能找到廖耀湘就行”。
当刘亚楼说纵队找不到师,师找不到团,全乱套了时,101并没有像刘亚楼那么愤怒,而是坚定地说:能找到廖耀湘就行,这么做,一是可以省去很多时间来收拢部队。战机稍纵即逝,时间就是胜利。
二是正好可以分散穿插,小股突进,三纵的一个营误打误撞端掉廖耀湘的指挥部,就是这种情况下的神来之笔。
三是电台不用开,蒋军的无线侦听和侦察部队也见不到我大部队行进,隐蔽了行动企图,试想,连我们都找不到自己的部队,廖耀湘就更找不到了,等廖耀湘发现时,各路大军都到跟前了,以突袭分割战术,痛打混乱的9兵团,廖耀湘的9兵团就是这样在几路大军的围追堵截下,灰飞烟灭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