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拼多多推广起来的“仅退款”选项,可能正在影响到我们整个中国的经济转型进程。 做电商的最怕什么? 一个是退货,一个是差评。 早期电商信用体系还未建立成熟的时候,大量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着平台。而作为平台而言,体量再大也无法到线下去核实每家店的商品究竟质量如何。所以如何判断产品质量,真实顾客的评价就变成了参考的标准。不仅会影响买家下单的意愿,更是会影响平台对网店的推流。几个差评就能影响到整个月的销量。 所以为了避免差评,要么你做出比市面上质量都高一个档次的产品,但是很可惜,同类高价产品市场很小,销量小,利润就小很多。而还有一种方式你可能意想不到,就是通过“仅退款”选项做质量差的产品。 举个例子,一家服装厂用机器做衣服,做的不那么精细,但是一天可以做 1000 件,成本只要 10 块钱。但是如果你在路上,安排 10 个人专门剪线头检查衣服质量,那一件衣服成本可能就要 13 块钱。一旦进入人工的精细化环节,成本就蹭蹭地上去了。如果你是工厂老板,你会怎么选? 更绝妙的是,现在有了“仅退款”选项,本来的差评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本来 1000 件衣服里面可能有 50 件是有瑕疵的,这件衣服在出厂的时候就被算成了损耗。本来也是粗制滥造的产品,不太值钱。客户用 50 块买到了略微有瑕疵的衣服,还能仅退款,相当于白送。当然不好意思给你打差评了。 工厂这边省去了工艺进步、造更高质量衣服的投入和成本,粗制滥造,继续造,越多越好,简直是双赢局面,没有比这个更合算的了。但是你如果做了高质量的衣服,仅退款损失就太大了。而退货换货、差评就够你喝一壶的。 不得不说,在消费降级的年代,拼多多掀起的“仅退款”风潮的确十分有效,它为低品质的产品找到了销路,也降低了差评,甚至能起到淡化平台风险的作用。只要客户满意了,平台投诉也就少了,简直可以说是“三赢”。但明眼人到这里应该看出来了,这个“三赢”局面,是建立在损害整个社会的制造业进步上的。 当低质量的产品充斥着电商平台,而“仅退款”又安抚了顾客的时候,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的生存空间就被压缩到无限小,而更多人愿意去做低价低质的产品。还记得我们大会上提出的要发展优质生产力吗?这基本就是倒着来一遍。 作为对商家有控制力的平台来说,推动劣币驱逐良币,让“仅退款”成为低质低价产品的遮羞布来获取超额利润,是非常短视和不负责任的。拼多多从 2022 年开始算,现在市值已经翻了将近 3 倍。第一季度的营收有 868 亿元,利润就有 306 亿元,已经超过了阿里和京东。 当然,不仅是拼多多,现在淘宝和京东以及各大电商平台也支持了“仅退款”选项,对于整体经济和整个制造业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好兆头。#记录我的202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