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何先生,年龄58岁,患慢阻肺已逾10年。初诊时,他的症状包括经常咳...
患者何先生,年龄58岁,患慢阻肺已逾10年。初诊时,他的症状包括经常咳嗽、咳出大量浓痰、运动后明显气短且长年感觉胸闷。此外,他每逢季节变更时病情会加剧,且几乎每年需因呼吸问题入院治疗四至五次。肺功能测试表明其FEV1/FVC比率只有46%,远低于正常值。
对于何先生的情况,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初步断定为“肺阴虚、肺气不宣”。按照这一病机,我的治疗计划包含调补肺肾,宣肺平喘及化痰降逆。本方采用了党参、黄芪强健脾胃,滋阴润肺的五味子、麦冬,并辅以清肺化痰的天花粉、鱼腥草,以及平喘的苏子、桑白皮,以达到调和肺肾之目的。
在经过第一轮治疗一个月后,何先生的一些症状有显著缓解。他反映说咳嗽频次有所减少,咳出痰液也更为顺畅,夜晚有更好的睡眠质量,肺功能测试中FEV1/FVC比值提升至51%,肺部通气功能有所改善。
鉴于何先生已有明显起色,第二次治疗时,在原有药物配方基础上,为进一步调和何先生的肺肾阴虚状况,调整处方,适量增加了滋阴草药比如生地,减少辛温类草药,以免耗伤肺阴,并继续其每日轻柔的运动疗法以及健康生活习惯的建议。
经过第二轮治疗后,何先生的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表现在FEV1/FVC比值增长到了近60%的水平。他回访时反馈能进行较长时间的散步而不感到太多疲惫,呼吸也显得更加自在轻松。
何先生的案例展现了中医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潜力。通过针对性的中药配方及生活方式调整,并配合中医理论指导,即使是长期存在的慢阻肺也能得到病情的控制和症状的缓解。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我的中医知识和经验为慢阻肺患者提供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