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19日,“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2023年年会暨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麓山通程大酒店召开。本次大会由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主办,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是疫情之后湖南省古代文学研究者的首次聚会。共有来自省内外170多位学者与会,提交论文121篇。
年会合影
本次古代文学年会从多个支线议题出发,以广阔的学术视野继往开来,既有守正,更见创新。大会主要议题在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研究、思想文献研究、湖湘文学等古典文学相关议题外,还聚焦于古代文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研究。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发展倒逼教育体系改革,古代文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有况于此,古代文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研究也就有了现实的必要性。
年会以教师专家论坛为主,分为三个分会场,同时设有研究生论坛,专家学者与新生代学人的思想与才华在此碰撞,形成了对话与交流的良好态势。年会兼具全面性与针对性,抽丝剥茧,多题互鉴,有治无棼。
成松柳教授
本文拟对会议研究成果作如下综述:
一、对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充实
文史自古不分家,在古代文学研究的范畴中,翔实的实证史料与敏锐的文学目光缺一不可。揆诸当下,则是一大批古今兼采、述作偕行的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研究相关论文荟萃于此。这类论文数量众多、成果丰硕,构成了本次大会的主体内容。
(一)诗歌研究蔚为大宗
杜诗学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点问题,“杜诗学”之名形成于金元时期,时至今日,杜诗学在原始文献梳理与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湘潭大学的雷磊教授在《明代杜诗学中学杜与变杜:以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为考察中心》中以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这一角度探讨明代杜诗学的新发展。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核心是探讨学杜问题,主张以古变杜,强调充分吸收古代诗歌资源,造就当代风诗。
雷磊教授
就杜诗学的原始文献梳理而言,仍有一些稀见的杜诗学文献有待进一步发掘。湖南师范大学曾绍皇教授在《现代杜诗学体系的初步建构——谢淑颐〈杜诗学〉考论》中,聚焦最早以“杜诗学”标目的1944年谢淑颐撰著的本科毕业论文,其紧扣“诗旨”“诗史”与“诗法”立论,拥有构建杜诗学理论体系的潜在意识,指出其现代杜诗学史上的独特文献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是学者们由点及面,从个体诗人入手兼论其时代风气与影响。
长沙师范学院的严春华老师在《文化符号学视域下晚唐诗僧齐己涉道诗研究》中,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分析齐己涉道诗在符号圈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流、越界。
衡阳师范学院彭曙蓉副教授的《崇陶情结•桃源意识——宋元遗民词人的隐逸人格、心理动向与人生取向》分析指出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人格及人生为宋元遗民词人的文化渊源。
湖南理工学院的万紫燕老师在《论王世贞与晚明乐府变的建构》中对王世贞离而能合的拟古乐府诗与变不失正的新题乐府诗进行了专门研究,并阐明对晚明乐府变诗体的历史贡献。
怀化学院杨齐老师的《从牛运震的诗学思想看清中期格调诗学的兴起》指出,乾隆前期的山左大儒牛运震论诗受李梦阳影响较深,复古倾向比较明显,彰显了格调诗学在清中期的兴起是时代诗学发展的必然。
三是对诗教传统继承发展的研究。
王友胜教授
湖南科技大学王友胜教授的《论李元度〈小学弦歌〉的编选内容与诗学旨趣》指出:《小学弦歌》具有以诗训蒙的诗学宗旨,重情重理、至性至情的诗学范式与温柔敦厚、文质并重的诗学主张,于今日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亦不失启发意义。
怀化学院刘振乾的《论〈诗义标准〉的编纂刊刻及其理论批评》指出:王先谦将其父编选的《诗义标准》扩编而成一百一十四卷,将诗义放在人伦纲纪中进行归类,突出诗教在社会变革中的调和作用,彰显传统诗学的伦理教化功能,是面对大变局时所作的最后努力。
四是某时期某类诗歌的总结与探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葛春蕃副教授在《溯古还是求洋:二十世纪前后关于中国诗歌走向的探索——以同光派与新文学运动为例》中,分析了同光派和新文学运动派的诗人们诗学观的主要差异:文学发展是复古还是革新,文学的价值在于个人还是社会,文学标准是典雅还是通俗,文学创作是溯古还是向外。
刘雨佳的《民国词学名家结社与词坛风气嬗变》分析了20世纪上半叶舂音词社、午社时期的词坛风气。
长沙理工大学王莉老师的《禅林清规与公共交际:北宋募化赠别诗的应用性及演变》,指出北宋中后期的社会文化生态与丛林内围语境互动,使禅林兴起创作饯送募缘化主的诗偈。禅林募化赠别诗具有隐含交际意图和很强的交际应用性,促进了寺院与世俗的公共交往。
此外,长沙理工大学黄楚蓉老师点面结合地分析指出,动乱与忧患是南宋后期巴蜀诗歌的“诗史”特性。
(二)散文研究走向深入
李德辉教授
湖南科技大学李德辉教授在大会作主题报告《“大制作”写作机制初成于汉晋说》,指出前人所谓大制作指服务于朝政大事的特定需要的文章撰写,写作要求高、难度大,因此跨越官制限制,通过制度安排来指定作者。这一机制是写作权力的调整和文学生产力的再分配,导致文体分化和变异。 余莉老师《论阮元文章观的审美特质及意义》一文阐述阮元以社会学视角解读文章起源问题,不自觉地开始了文章学的现代化进程。
文章的撰写方式影响文体特点,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刘师健老师的《个体书写建构历史记忆:宋代出使行记书写方式的创变》一文认为宋代出使行记在继承汉唐遗风的基础上,开创了出使行记写作的新思路。其撰述既有出于进献朝廷的政治需求,又体现着使臣自身的主观撰述意愿。不少行记已超出了地方风土的传统范围,体现出由行程录向杂史靠近的发展趋势。
湖南文理学院郑栋辉老师则在《宋文作者地域分布的统计分析》中运用人文数据分析方法,根据籍贯将6187位作者划归于五个时期和南、北方的24个省市之中,通过分期描述南北作者的绝对数量与消长关系揭示了政治、军事和地域等因素对文学创作的显著影响,有力纠正了过往认为“中国文化重心于靖康之变后才完成南移”的观点,同时对认识宋文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时期各地区的宋文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三)骈文研究饶有新论
骈文学的研究,不少学者有独到见解。晚清以来,湖湘诗文走向繁荣。在诗文繁荣的背景之下,清代号称“复兴”的骈文,在湖湘也迎来了它的发展高峰。
吕双伟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的吕双伟教授在大会的主题报告《新罗崔致远的骈文书写及其骈文史意义》中,从整个东亚文化圈的视域高度出发,对朝鲜半岛之骈文成就最高者——新罗崔致远的其人其文进行了研究,为晚唐骈文的文体形态和相关政治事件与晚唐至北宋骈文走向四六化的轨迹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中国骈文史的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刘军老师的《民国骈文史》一文勾勒了民国文学的发展概貌,呈现了一度辉煌、逐渐没落、走向终结的历程。
长沙理工大学的莫尚葭博士《清代骈文作家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呈现——以清编骈文总集为对象的考察》,以《国朝骈体正宗》《皇朝骈文类苑》等7部清编骈文总集为对象,分析指出骈文作家在全国以及江、浙二省内部的分布并不均衡,呈现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研究生论坛中新见频出,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们多有论析。娄上的《陆机骈文在清代的接受》从清代骈文创作与批评的发展与陆机骈文自身特色入手,分析了陆机骈文在清初遇冷、而后再度受到重视的原因。
湖南师范大学陈倩的《明代俳谐骈文及其文体意义》研究了明代俳谐骈文的文体特征,并认为它为骈文文体灌注了新鲜血液、促进了雅俗文学融合。
汤祎珣的《清初骈体记文的美学内蕴与文体意义》则以清初骈体记文为研究对象,展现了其因多样的类型、内容与艺术风格而得到拓展的审美意蕴。
秦妍的《论方履篯骈文艺术特色及其成因》总结了其作品中绮隽与宏肆两种最主要的风格与情感真挚的突出特点,并深层剖析了这种艺术特色的成因。
陈静的《好奇诡正:王昙骈文的奇风与批评》研究了王昙骈文之奇的表现、成因与其自我体认,并对过往批评家失之偏颇的批评进行了反思。
(四)辞赋研究辨析考释
《历代辞赋总汇》虽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完备的辞赋作品总集,但因其编纂工程量的浩大,难免出现一些阙误。由此,湖南大学的牛海蓉教授对其中“清代卷”的内容进行了考证,撰写了《〈历代辞赋总汇〉“清代卷”阙误考述》,为《历代辞赋总汇》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牛海蓉教授
湖南科技大学的邹朝斌老师在《东汉中后期辞赋平民化刍论》一文探讨了东汉中后期辞赋有明显的平民化特征,并从辞赋的作者、题材、内容与风格等方面给予论证,表明东汉后期辞赋平民化不仅与王朝进入衰败期有关,还是汉赋发展历程中自我革新的结果。文学是历史现实的模因,每一种文学现象总有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清康熙年间陈元龙奉旨编辑的《历代赋汇》,是我国第一部搜集历代赋作较完备的总集。
怀化学院的张家国老师在《〈历代赋汇〉“分题辨类”的选择与意义》中对《历代赋汇》“分题辨类”的体例展开分析,分析了其选择动因与优点,阐述了其示范意义。
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宋旭辉也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明代骈文类书、总集分类的反思》中针对考察了关于其中明代骈文类书、总集分类的界限模糊问题,并对其生成原因进行了探析。
(五)俗文学研究方兴未艾
小说文备众体,小说家的知识结构和素养对于通俗小说的定型和雅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彭娟大会主题报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彭娟副教授在《〈新列国志〉中的“春秋笔法”》中,结合“春秋五例”的解经手法揭示冯梦龙如何将解经方法转化为通俗小说的叙事笔法,从而实现儒家伦理的大众教化,提升历史演义的品格。部分学者从佛教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对戏曲、小说的影响。
郑邵荣教授
长沙理工大学郑邵荣教授的《汉译佛典与戏曲口头叙事文体的起源》一文从戏曲成熟前、佛徒口头宣教时等方面论述戏曲口头叙事的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话体、韵散结合的篇章形式及程式化套语,这些特征的形成深受汉译佛典之浸润。
此外,湘潭大学谷文彬副教授的《论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生成的文化语境》一文认为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强烈的宣教弘法意图、追求信而有征的史传体例和夸张荒诞的叙述方式等等,均可在佛教文化和本土文化传统中得到充分的理解。
《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
长沙学院杨志君老师在《论明代章回小说对唐诗的传播》中,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考证,论证了明代章回小说如何促进唐诗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与经典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芯颖老师通过盐谷著与鲁迅油印本《小说史大略》的比较,1931年版《中国小说史略》在文本尤其是第二十一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的改订,以及鲁迅与盐谷温师生间关系的梳理,说明盐谷温及其著作对《中国小说史略》早期版本的形成与改定确实存在影响,并由点及面地分析、阐述了中国小说史研究形成的学术背景,以及中日间影响及至三代的近代学术交流的内涵与成果。
宝卷是典型的民间文学形态,湖南科技大学的方建民在《论〈白蛇宝卷〉的民间演述特质》中认为宝卷以与其它白蛇故事文本相区别的叙事程式呈现出民间演述既恒定又灵活的动态特质,并通过和谐与冲突二元共生的演述特质表达了多元化的主题倾向。
二、对湖湘文化的承扬
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着传承脉络的历史文化形态,是湖湘地区特有的文化,其文脉的赓续一直受到广大湖湘人的关注。这部分便是本次年会极具特色的内容。
许多学者将视线聚焦于特定的文化名人及其衍生研究,以精而深的方式完善着湖湘文化研究的范畴。湖南理工学院的李有梁副教授就在《从〈诗古微〉二卷本到二十卷本:魏源诗经学的自我革新》中系统梳理了版本内容和形式的诸多变化,反映出湖湘名人魏源的经学思想革新理路与其诗经学的诸多面相。
翟满桂教授
湖南科技学院的翟满桂教授在《两宋时期柳宗元研究文献概述》中分析得出两宋时期对柳宗元评价褒贬不一的政治原因。
湖南科技学院的周玉华副教授,在《绝怜元子春秋法——元结诗歌“系乎规讽”主旨》中以元结诗歌中春秋笔法的运用为赏析对象,揭示了其“系乎规讽”的诗歌主旨和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湘潭大学的李琳教授在《流浪者的哲思,中西文化的碰撞——论湘籍诗人赵必振诗歌的思想旨趣》中探究了埋藏在赵诗传统形式下的现代思想,由此观照特定时代下中西文化的交锋碰撞。
李琳教授
湖南理工学院的戴婵老师和杨曾辉在《一代儒宗张栻“学者之诗”探赜》中关注张栻“学者之诗”化解理学与诗学矛盾的积极影响,肯定了学者之诗的历史价值。
长沙理工学院的向双霞老师在《邓显鹤复古诗学的理论品格及其意义》中梳理了邓显鹤复古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对其诗学品格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其矫正诗坛流弊的价值。
衡阳师范学院陈杨老师和彭思宇的《论清代湖南文化家族的美育观》基于32家清代湖南文化家族的家训思想,总结其家庭美育观。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周亮则对晚清名臣李星沅之子李桓生平进行了考证,整理出著作简目及大致提要。
湖南省社科院的张伟老师就在《“楚骚嗣音”:论王夫之与屈原精神境界与审美范式的相通》中深度系统地分析了王夫之的诗文创作与屈原在精神境界与审美范式方面的内在联系,并总结了二人的同中之异,由此在前人相对浅表的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也从另一个视角为王夫之与屈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刘奇玉教授
着眼于“文化现象”的研究往往更具历时性。湖南科技大学的刘奇玉教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地方戏曲研究概述》对新中国以来约七十年的湖南地方戏曲研究作了概述,为后学提供了宝贵资料。
湖南大学文学院的翟新明副教授与曾善美在《明清民国时期湘籍学人楚辞学著述简目》提供了一份民国时期相对完备的湖湘楚辞学史料。
也有学者从民俗角度关注地方戏曲。湘南学院的黄文老师在《临武傩戏源流、特征与价值研究》全面考察了临武傩戏的起源,艺术特征,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参考。
湖南科技学院的方领曦、王奕祯在《程式、逻辑与伦理:湖南渔鼓的民间叙事机制》中对湖南渔鼓相对固定的叙事程式、虚实同构的叙事逻辑、立足民间的叙事伦理进行了总结。
湖南科技大学的苏玉芬在《浅析湖南民歌中的女性叙事视角》中从女性叙事视角的表现形式与湖南民歌中所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分析女性民歌的内涵,为湖南民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有会学者中通过实地考察对文化遗址进行了研究。湖南科技学院的肖献军副教授便通过对石鱼湖考证推测出了窊樽遗址和七泉遗址大致方位,并对元结在石鱼湖边的生活经历作了推断,撰写《次山石鱼何处寻,九井塘边古祠存——道县石鱼湖及其相关遗址考》。
大会主题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的何湘老师在《明清湘潭万楼书写研究》中纵览明清湘潭万楼的相关书写书写,将湖湘文人对万楼的审视态度总结为文化空间、文学景观与精神地标三个方面,从而侧面映照出湖湘文人群体的日常风貌与精神追求。
三、对于古代思想、文献的考察与探究
就思想文献类来说,这类论文往往以古人与文学领域弱相关的思想为研究中心,如湖南工业大学高文教授的《论渊明之志与曾点之志的同一》,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周艳华老师的《论舜帝一以贯之的诚信精神》,湖南城市学院王林飞老师的《略论包公的廉政思想与当代价值》等。
高文教授
还有湖南师范大学罗竹芯在《郭嵩焘方志思想初探》一文中重点关注了郭嵩焘在方志编纂的体例、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独到看法,为郭嵩焘的相关研究进行补白;朱敏洁在《灾异思想与汉代文学》一文中通过关联灾异思想与汉代文学,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汉代文学创作背后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学者们进行了有效的世系、生卒、仕履的考证与版本判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向志柱研究员挖掘到在《张光启世系和仕履新考》《续真文忠公文章正宗》收录了与张光启世系相关的五篇文献,对张光启世系及仕履加以厘清,对建阳刻书史及《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相关著作的版本判定及其传播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向志柱研究员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李柳情老师在《清华大学“焚余书”的抢救与保护》中,对清华大学书籍被焚事件的始末进行细致梳理,并从“焚余书”的保护中总结启示。
湖南师范大学的博士后邹阳在《<中州集>与“总集之兼具小传”考论》一文中指出:“总集之兼具小传”之“小传”的名称源于元人指称元好问为《中州集》作家所作之传,并认为《中州集》并非“借传以存史”,四库馆臣提出的“借诗以存史”之说,更为准确。
湖南师范大学的吴建华对《诗经·小雅·鹿鸣》进行了名物小考,对宴饮诗歌作出更准确的解读。
湖南师范大学的吕浩喆就萧氏《如园架上书钞目》作者进行了辨疑及研究,将作者确证为萧大猷长子、萧士恒长兄萧名湖,并通过将它与张之洞《书目答问》的比较研究而对其藏书思想和分类逻辑进行了分析。
四、对古代文学教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多向度探索
文化的传承有赖于教育,当下古代文学教学体系的建构直接影响着往后一段时间相关领域的发展。虽然比之其他主题,大会在此方面的论文篇目数量并不算多,但是这些论文却各有侧重,最终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探讨与求索。
从教学行为的施事主体出发,师范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得到重视。来自湖南理工学院的龚红林教授在《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中探索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与优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的积极性,以提纲挈领式的导读为师范生提供阅读方向。
龚红林教授
刘汾副教授、周华南老师在《面向师范生古诗词教学能力提升的系列课程一体化设计与运行研究》中,重点针对师范生的高校教学内容与教师实际教学需求的错位现象,进行了古诗词系列课程一体化设计与运行研究,运用系统化思维创设在线课程“唐诗宋词名家名作导赏”、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唐诗宋词精读”、线下理论与实践课程“儿童戏剧创作与表演”,意在通过跨学科研究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古诗词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完成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的对接。
文字为思想的外延,部分学者探讨古代文学教学的思政教育的路径和功能。如湖南文理学院周勇副教授的论文《中国文学史课程思政教育的学理依据》中便论证了思政教育为何而学、有何应学及如何教学,对思政教育的开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实践角度提出静思、涵泳、言说、作文、践履等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湖南城市学院的袁志成老师在《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与旧体诗创作的新境界》中针对新的学科知识、理念方法与旧体诗的创作之间的融会之道进行了探讨,为旧体诗创作者提供了借鉴。
在研究生论坛中,亦有以具体文本为例进行教学研究的论文。如湖南理工学院吴松的《权力的策略——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愚公移山>解读》,袁卢安娅以《行路难(其一)》为例,从历时性角度对其进行了梳理与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与会学者参观城南书院
大会在众多学者们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迎来谢幕。整体而言,本次年会呈现了三大特点:
一是贯通古今,从上古延伸至当下。
二是重构经典,方法多元。既有传统的经典作家作品研究,也有新近发现的文本文献、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论述,大题大作、小题大作,旧题新作、新题新作,从二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田野调查与图文互证等方法受到重视。
三是与时俱进,关注当下,经世致用。
我们相信,今后湖南古典文学开放多元的研究一定会有更多的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