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爷爷的来历和传说# 在古代,城池是护佑一方百姓平安的护城墙和护城河,当遇到战乱的时候,百姓躲进城中,能够保证一时的安全。所有就诞生了城隍这位神祇,城隍的城指的是城墙,隍是护城的壕沟。有水为池,无水为隍。 根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吴国在公元239年开始建立城隍庙,这座最早的城隍庙在今天的芜湖,距离今天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随着唐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各地都陆续建立了城隍庙,供百姓祭拜。 因为城隍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也就成为了人们防病避瘟、抵御凶恶的保护神,楹联“善由此地心常泰,恶过正门胆自寒”“显威灵赏罚无私,明正直是非立判”即是写照。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对城隍爷爷的信仰不减反增。我们在一个城市的城隍庙的大殿都会看到大殿正中是城隍爷,两旁分列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鬼卒。当地孤山、木瓜、清水、黄甫、新民等地都有城隍庙,以县城的为大,三进院落,壁画精美,戏台高耸。 一般情况下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人们都会举办庙会,来祭祀城隍爷爷。 旧时,唱戏而外,还抬着城隍爷(木雕像)“出师”巡行,走街串巷,直至县川。城隍爷过来,人们都从轿子下钻过,叫“过关”,以求一年平安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