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投资就是找热点;有的说看财报和数据;有的说是看商业模式。但如果你只有这些认知,说不定你的投资理解小学还没有毕业。 投资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是投人。当您理解了这句话之后,就能理解娃哈哈权力之争背后的故事了。 我刚入行做风险投资的时候,和别的“韭菜”一样,喜欢看商业计划书,装着很懂的样子分析别人的商业模式是否走得通?然后一头扎进去。 直到我重温了《三国》之后才知道,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才才是关键。看《三国》时会发现,有的人是创一代,有的人是守一代。如果当时投靠错了人,就会人财两空。 比如刘备、曹操和孙策,都是妥妥的创一代。生逢乱世,个个勇猛、果敢、闻名的征服者,具备某种豪放的特点,但都缺少了一点点沉稳,天天打打杀杀。 所以,孙策没有选和他性格一样的儿子孙翊继位,而选了兄弟孙权继位。临终前,他对孙权说了这么一句话:“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曹操则选了曹丕,能文能武,政权稳定,文学繁荣。 大家最诟病的是刘备选了刘阿斗。刘备有三个儿子,为何偏偏选了一个刘阿斗呢?但是,大家都被《三国演义》骗了。文学嘛,总要找一个人取乐。 《三国志》的记载中,包括诸葛亮在内的多位名人都曾经表扬过刘禅“智量甚大”。人家装傻,是因为诸葛亮太过强势了。而且诸葛亮走后的 25 年,刘禅不一样把江山管理得好好的吗?这叫大智若愚。 有人说,最后还不是丢了江山吗?那这是他的错,还是诸葛亮的错呢?如果不是当年诸葛亮定下《出师表》的国策战略,国力会如此衰弱吗? 娃哈哈的宗老,是商战乱世当中的创一代。虽然在饮料行业市场位列第 4,但格局已基本稳定。宗老走后,更需要一位守城之君。 无奈宗家只有一位叛逆的儿子。从诸多场合来讲,他很强势,比宗老还强势,这和孙策的儿子孙翊一个脾气。他海外留学归来,更学会了独立的个性和西式的管理模式。连宗老在位的时候都管不住他。所以宗老走后不到半年,管理层被换了个遍。 娃哈哈是国有企业,这种西式的管理模式和宗老一直提倡的“家文化”产生了巨大冲突,他的选择退出,连宗老的胞弟都评价到:这是好事。 说到这里,是不是能让我们这些投资人在大 A 的投资当中有更多的思考呢? 比如最近潍柴动力的元老级董事长谭旭光的卸任,龙柏集团的董事长的离世,都不同程度造成了股价的波动。实际上,都是机构担心守一代是否能完成守城的大业。 终于明白了吧?人和人的差距真的很大。所以投资的本质就是投人,投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合适的事情的人,您就会成功。 财报数据的背后,都是伟大的创业者努力的结果。 娃哈哈在宗老走后将何去何从?在面对农夫山泉刚刚祭出了“1 元一瓶”的价格屠刀之后,娃哈哈又如何应对呢? #记录我的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