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为了延续张家香火,张謇在原配妻子的安排下,纳了一房小妾,可小妾迟迟不怀孕,妻子着急道:“这个不行,那就再纳一个!”可第二个不仅也不行,还一生气,出家当尼姑了。 张骞的妻子徐氏感到很纳闷,如果是她自己生不出来孩子也就算了,怎么连着给张骞纳了这么多妾室,没有一个怀孕的? 难道他们张家就要在她这里断绝香火吗?徐氏不敢细想这件事情,但是她也没什么能帮上忙的,只能给张骞再多纳些妾室。 徐氏嫁给丈夫张骞的时候,张骞只是个秀才,在长辈的安排下,两个人结为了夫妻。 那时候的张骞忙着读书考科举,自从他考中秀才后,就再也没有考中过,他科举之路好像终止在了这个秀才的名号上。 二人成婚后,肩负着家族重任的徐氏,生下了一个女儿,但女儿出生没多久便夭折了。 徐氏为此很伤心,但是没办法,子嗣的重任还在她肩上,只能先把心上的悲伤放一放。 但是后来无论她和张骞如何努力,二人再也没有过孩子,徐氏觉得原因可能是出在了自己身上,于是她马上就为张骞纳妾了。 哪个女人愿意把自己的丈夫拱手相让,但是徐氏知道,张骞一心振兴家族,没有孩子对他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徐氏只能做出这个决定。 她希望这个妾室能为张骞生下一个孩子,这样就不用在纳其他妾室了,事情越没有朝着她希望的地方发展。 妾室陈氏是徐氏精挑细选的,从身材上看就知道是个好生养的,张骞和陈氏日夜努力,但是陈氏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徐氏一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既然陈氏不行,就再纳一个,徐氏又张罗着为张骞纳了个妾室,妾室名为管氏。 管氏一来就被给予了厚望,对此她也很努力。 眼看着两个妾室都进门这么久了,却始终没有孩子的动静,管氏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她主动找到徐氏: “妾辜负了夫人的期望,进门这么久了,始终没能为家族诞下一男半女,妾愿意削发为尼,日夜为大人和夫人祈福。” 管氏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她主动要离开张府,徐氏看着她是真心想要离开的,就让她离开了。 徐氏在这个时候已经心灰意冷了,进门这么多年,始终没有给丈夫生下孩子,管家的权力她实在是不敢再留。 于是她就把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部还给了自己的婆婆,她的婆婆接管家族事务之后,连着为张骞纳了两门妾室。 婆媳二人就憋着一口气,他们还就不信了,一个孩子都生不出来。 就当他们准备纳妾的手续时,张骞的父亲却突然去世了,纳妾的事情只能搁置下来。 守孝期刚过,她们就迫不及待的给张骞纳了妾室,这次纳的妾室不负徐氏和张骞所望。 妾室吴氏刚进门不久,就有了身孕,她生下了张家第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也是张骞此生唯一的儿子。 眼看着张家有了后,徐氏心中的大石头也放了下来,这口气一松,她就病倒了。 徐氏一病倒,张骞的后院就乱了起来。 张骞的第一个妾室在内宅中苦熬了许多年,最终导致抑郁成积,没几年后就去世了。 张骞一直宠爱为自己生下儿子的吴氏,对其他妾室漠不关心,导致后宅怨声不断,其他的妾室看不下去,就自动离开了。 徐氏去世后,后宅中只剩下了为张家延续香火的吴氏,最终张骞把吴氏扶为了正室夫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