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的传说# 太阳和月亮在老祖宗的认知里是一阴一阳,互相结合,构建成了今天的日月相合。太阳的给人们送来能量和光亮的媒介,而月亮则是在黑暗,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在道教里,月亮被称为月神或“太阴星君”,而且被认为是阴性的代表,阴柔之美。 在古代,人们拜月一般是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而且祭祀是非常隆重的,因为丰收在即,人们会提前准备丰盛的月饼、点心、水果来供养月神。 在佛教里,月亮被称为月光菩萨,月光菩萨象征着静定和明澈清辉,能够映现和容摄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使他们免于受贪、嗔、痴三毒的逼恼。 这一象征意义体现了月光菩萨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们在祭祀月神的上海,会吃新软米糕。月亮东升之际,当院心东向设祭桌,陈设西瓜、月饼、水果、豆角。皓月初升,烧香、敬表、奠酒。月升到中天,祭仪告成。这天阖家团圆,共享祭品,边吃边听老辈人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品鲜尝新,充满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