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女子以160万元的低价,从4S店购买了一辆试驾奥迪RS6,两个月后,女子玩够了,以170万元把车出售给第三人,女子一时间高兴地很,竟然有朝一日能做4s店的二房东!没想到卖出去几天,第三人反手将女子告上了法庭! (信息来源:1818黄金眼) 杭州市民吕女士作为一名成功的职业女性,一直梦想拥有一辆奥迪RS6。 由于这款车型的稀缺性,订购全新车型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正当吕女士为此烦恼时,机会却意外降临。 2023年初的一天,吕女士来到当地一家奥迪4S店,在销售人员的热情推荐下,她看中了一辆据称只行驶了2000多公里的RS6试驾车。 销售人员向吕女士展示了车辆的官方检测报告,强调这辆车的状况与全新车几乎无异。 更令人心动的是,这辆准新车的价格仅为160万元,比同配置的全新车足足便宜了70多万元。 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吕女士难以抗拒,她仔细查看了车辆的外观和内饰,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 销售人员的说辞听起来也很有说服力:这种高性能车作为试驾车使用,能够确保车辆得到最专业的保养和维护。 而且由于是准新车,买家可以省去漫长的等待时间,立即享受驾驶的乐趣。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吕女士最终以160多万元的价格成功购得这辆梦寐以求的奥迪RS6,当时的她满怀喜悦,认为自己抓住了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在最初的几周里,吕女士沉浸在拥有新车的喜悦中,她享受着RS6强劲的动力和精湛的工艺,在朋友圈里炫耀自己的新座驾。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对这辆车失去了兴趣,RS6的狂野性能在日常使用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高昂的油耗和维护成本也让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两个月后,吕女士将这辆车转手出售,她认为既然车况良好,又是稀缺车型,应该不难找到买家。 通过朋友介绍,她很快就联系到了一位对RS6垂涎已久的买家张先生。 在与张先生的洽谈中,吕女士强调了这辆车的优点:低里程、准新车状态、稀缺车型。 她甚至暗示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因为买家可以免去漫长的等待时间。最终双方以170万元的价格达成了交易。 当这笔交易完成时,吕女士心中暗自得意,她不仅免费享受了两个月的豪车体验,还净赚了10万元,在她看来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薅羊毛"行为。 仅仅过了几天,吕女士就接到了张先生愤怒的电话,张先生声称经过专业机构检测,这辆RS6竟然是一辆重大事故车! 他出示了保险公司的赔付记录和专业检测报告,证实这辆车曾在成都锦江区国际赛车场发生严重碰撞,维修费用高达52万多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检测报告显示,这辆车的发动机已经更换过,许多关键零部件也都不是原装。 事实上这辆车之前是用于专业赛车比赛的,经过违规改装后参加比赛,在发生重大事故后因安全性能不达标而被迫退役。 吕女士完全不知道自己购买的竟是一辆"问题车",更没想到自己会无意中成为欺诈链条中的一环,张先生随即以涉嫌欺诈为由,将吕女士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还全部购车款并赔偿损失。 吕女士翻出了当初在4S店购车时的所有文件,包括购车合同和检测报告,这些文件并没有显示车辆曾发生过任何事故或重大维修,吕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也是一个受害者。 为了查明真相,吕女士联系了当地媒体,她再次来到了当初购车的4S店,要求店方对此事作出解释。 4S店的接待人员声称,当初负责销售的员工已经离职无法联系,对于车辆的真实情况,4S店也表示不知情。 面对吕女士的质问,4S店的态度更是令人愤怒,他们拒绝承担任何责任,甚至表示不怕被起诉,认为这应该由法院来判决。 当吕女士出示张先生提供的事故检测单时,4S店工作人员依然不置可否,坚持一切要等法院判决。 作为被告的吕女士,现在不得不考虑以原告的身份将4S店告上法庭,她深感自己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对此您有何看法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