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一男子承包了一个学校的食堂,面积12000平米,每年租金76500元,租赁合同到期后,校方要求男子腾退食堂,男子以疫情期间经营亏损为由,要求校方赔偿损失,校方认为补偿方案没有依据,双方沟通无果,学生用餐受到影响后,校方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男子家属在执行现场,直接躺地上,撒泼打滚! (信息来源:帮女郎在行动) 这所学校的食堂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千名师生就餐。 对于肖某来说,这份租约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商机,每年76500元的租金在当时看来是一笔相当合算的交易,平均下来每天只需要赚取200多元就能抵消房租成本。 初到食堂时,肖某雄心勃勃,他不惜重金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厨师,精心设计菜单,力求让每一道菜品都能满足师生们挑剔的味蕾。 除了注重菜品质量,肖某还在硬件设施上进行了大量投资。 他引进了先进的厨房设备,提高了食堂的运营效率,同时他还推出了饭卡系统和各种优惠活动,让更多的师生愿意在这里用餐。 肖某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在他的精心经营下,食堂的口碑日益提升,不仅学生们对此赞不绝口,就连教职工也对食堂的服务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肖某的生意蒸蒸日上,他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餐饮业首当其冲。 学校为了防控疫情,不得不实施封闭管理,这直接导致食堂的营业状况每况愈下。 即便如此,肖某仍然坚持维持食堂的基本运营,为留校的师生提供餐食服务。 在这段艰难的时期,肖某的经营状况每天都在恶化。 食材成本上涨、用餐人数锐减、防疫开支增加,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他的账面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亏损。 尽管如此,肖某依然咬牙坚持,他相信只要熬过这段艰难时期,好日子终会到来。 2023年7月,租赁协议即将到期之际,学校方面通知肖某,不再续签合同,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腾退食堂。 肖某难以接受这个决定,在他看来,自己这些年来为学校食堂付出了太多心血,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他不惜亏本也要保证食堂正常运营。 他认为学校应该体谅他的困难,给予适当的补偿或者延长租期,让他有机会弥补这些年的损失。 然而学校方面的态度却很坚决,他们认为,租赁协议已经到期,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终止。 虽然理解肖某的困难,但学校也有自己的考虑,需要引入新的经营者来提升食堂的服务质量。 双方就此展开了漫长的协商,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肖某坚持要求学校给予巨额补偿,而学校则认为这种要求缺乏法律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学期即将开始,而食堂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 面对僵局,学校方面决定采取法律手段,他们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肖某按照合同约定腾退食堂。 法院经过审理,支持了学校的诉求,判决肖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搬离食堂。 即便有了法院判决,肖某仍然拒绝离开,他和家人死守在食堂内,拒绝任何人进入。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新学期即将开始,而学生们的就餐问题却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迫于无奈学校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接到执行通知后,执行人员多次与肖某沟通,希望他能够理解并配合执行工作。 然而肖某始终不为所动,甚至叫来了更多的亲属来"助阵"。 最终在9月的一天,执行人员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当他们来到食堂门口时,遇到了肖某家属的激烈抵抗。 这些人直接躺在地上,大声哭喊,试图阻止执行行动的进行,现场一度陷入混乱,执行人员不得不请求警方协助才能继续推进工作。 整个执行过程持续了将近10个小时,肖某的家属们轮番上阵,有的躺在地上装晕,有的抱着柱子不撒手,有的则声嘶力竭地喊叫,场面一度失控。 执行人员不得不耐心劝导,同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才最终完成了腾退工作。 当天深夜,在经历了漫长的对峙后,食堂终于被成功腾空,并移交给了学校方面。 随后学校迅速引入了新的经营者,确保了新学期伊始食堂能够正常运转,学生们的就餐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场纷争最终以肖某的退出而告终,有人同情肖某的遭遇,认为他在疫情期间的付出应该得到认可;也有人批评他的做法有悖法治精神,认为他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对抗法律判决。 对此您有何看法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