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小伙第六次入狱后,不禁引起了狱警的注意,狱警疑惑地问小伙子:“13年入狱6次,到底图什么?”小伙子突然哭道:“到了外面,别人都欺负我,这里是我的家。”
这名狱警叫肖金元,是湖南网岭监狱第七监区的副监区长。
这一天,他例行检阅新来的犯人时,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了眼前。
那名犯人应该是个惯犯,说不清楚第几次进来了,反正他的印象很深。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肖金元厉声喊道:“刘军,出列!”
果不其然,那名犯人真的应声站了出来。
肖金元当时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简单询问了一下情况,就让刘军入列了。
可是回到办公室之后,他忍不住打开了刘军的档案,不禁吃了一惊,这家伙13年来已经是第6次进来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刘军犯的罪都不重,就是些盗窃、抢劫之类的刑事案件。
而且,刘军入狱之后的表现,各方面却都很突出,根本看不出是个屡教不改的惯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肖金元为了解开心头的疑问,就把刘军喊到办公室里单独询问,看看是否有什么内情。
可是刘军被问到后,却什么都不说,以低头沉默来回应。
肖金元不明白,于是就说了一句:“你这样屡教不改,就不怕家里人对你失望吗?”
不料,听到这句之后,刘军瞬间情绪崩溃,眼泪止不住地哗哗往外流。
他哽咽地说道:“我感觉监狱里面更像家,能看书、能学习,有床睡、有饭吃,还能经常看电视。到了外面,我什么都没有,翻垃圾桶、睡大马路,没人管没人问,还总是被人欺负。所以,我只能偷些东西再进来,监狱里真的很好。”
肖金元彻底绷不住了,从警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犯人,不禁眼眶一红落了几滴泪。 刘军离开之后,肖金元就想着帮这个可怜的犯人一把。
可是由于刘军十多岁就离开了家乡,只记得自己是云南人,父亲早亡,只剩下了母亲、姐姐和哥哥,其他的什么都想不起来,甚至连他自己的名字都不一定准确。
但肖金元毕竟是一名警察,不仅可以查阅公安系统的大数据,跟很多社会公益组织有联系。
于是,他把刘军的基本情况发布到了网上,借助网络系统的力量共同查找刘军的详细信息。
经过一番查找之后,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查到了一个名叫“刘能”的人,跟刘军的情况颇为相似。
那么,“刘能”是不是就是刘军的本名呢?
为了求证这个信息,肖金元根据民间组织提供的材料,联系到了刘能的母亲王梅和姐姐刘玲,一起到湖南和刘军做了个DNA。
结果显示,刘能就是刘军的本名,也是王梅和刘玲失散多年的亲人。
刘能是云南芒县人,出生于1989年,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他们的家里的境况本来就不是太好,父亲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又不幸意外身亡,使家里的生活境况更是雪上加霜。
他7岁那一年,母亲因生活所迫无奈改嫁,但夫家的情况也不好,只得将3个孩子暂时寄养在几个小叔子家里,等条件好了再把孩子接到一起生活。
刘能当时被送到了三叔家里,尽管他各方面都很小心,却始终入不了三婶的法眼,经常被特殊对待。
10岁那一年,他一赌气离开了三叔家,靠着沿路乞讨、翻垃圾桶跑到了瑞丽,到二叔家里去找大姐。
谁知,大姐在二叔家里过得也不舒心,一气之下跑到外面打工去了,二叔也不知道孩子跑哪去了。
从二叔家出来,刘能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了,反正是不敢回三叔家,害怕回去之后没好日子过。
就这样,他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饿了翻垃圾桶或者找好心人乞讨,困了就随便找个桥洞或者公园睡觉。
在此期间,他也想规规矩矩地找一份工作,但是身上没有任何证件,加上年龄又小,也没有人敢雇佣他。
后来,他在流浪期间遇到了几个品行不端的混混,自此走上小偷小摸的犯罪之路。
大部分都对监狱避之不及,但是对于他来说,监狱里的生活却要比在外面强百倍。
找到了刘能的亲人之后,肖金元向上级申请了一下,在监狱里给他们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见面会。
王梅和刘玲终于找到了刘能,不管怎么说,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了。
对于刘能来说,也终于找到了重拾人生的动力,决定好好改造、早日出狱,然后补办个身份手续找个工作,好好跟母亲和姐姐在一起生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