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桶上会有“一大一小”两个按钮呢?其实大多数人都用错了! 走进洁净明亮的卫生间,一款设计精美的马桶安静地矗立在那里。然而当你准备“启动”它时,那一大一小的两个按钮总是让人疑惑不已——这俩按钮有啥区别?该按哪个呢? 马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公元前2500年的古印度河流域文明,人们就已经构建了原始的下水道和排泄设施。这些设施虽然简陋,但已经体现了早期文明对卫生、排泄的基本处理思想。 古罗马时期,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普及,他们建造了复杂的下水道系统,使得废水得到有效处理。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马桶的出现,但其对后世马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公共卫生设施的观念和下水道建设技术方面。 进入中世纪,尽管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卫生条件不是很如意,但这个时期也见证了厕所设计的一些进步,如城堡中出现的折洞(garderobe),基本上是一个位于外墙的凸出部分,废物直接排至城堡外或水体中。 直到16世纪,随着水力学的发展,马桶技术开始出现革命性变化。1596年,约翰·哈灵顿设计了一种新型厕所,可以用水冲洗废物,这可以看作是现代马桶的雏形。但这种设计并未广泛应用。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于提高卫生条件的需求日益加大。1829年,亚历山大·卡明斯(Alexander Cumming)获得了一项重要的马桶设计专利,他设计的马桶含有U形水管,这项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能阻挡气味。 此后,托马斯·克拉珀(Thomas Crapper)进一步改善了马桶设计和水冲系统,虽然他并不是马桶的发明者,但他在推广马桶的使用和完善其设计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以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进步,马桶的设计和功能不断完善,出现了节水型马桶、自动感应冲水马桶等多种智能化产品,极大提高了马桶的使用便利性和卫生性。 而马桶上面的这两个按钮,并非设计师随意安上去的装饰品,它们背后的设计初衷深深植根于节水理念之中。 按下小量冲水按键时,马桶释放的水量较少,通常在3到4.5升(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的马桶设计而异)之间,这种模式适用于处理液体废物。通过减少用于冲洗的水量,可以大幅节省日常用水。 当选择大量冲水模式时,马桶会释放更多的水量,一般在4.5到6升或更多(具体数值会因制造商和设计的不同而变化),这足以处理固体废物并确保厕所的清洁。 实现这一功能的技术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但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双按钮双阀技术,这涉及到一个有两个独立按钮的控制系统,每个按钮控制不同的水量释放。 在一些设计中,小按键和大按键会分别连接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阀门机制,从而控制水箱中的水量释放到马桶里。大小按钮直接影响冲水阀的开启程度,或是影响冲水持续的时间,进而实现不同的冲水量。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家庭用水的节约。但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大多数人在使用马桶时往往不加区分,随手就按,这其实就违背了设计者的初衷。一次不经意的按错,可能就会多消耗几升水。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家庭、每天都这样,那么一年下来,浪费的水量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家住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这点水浪费了也无所谓。 但事实上,水资源的宝贵是全球性的问题,每滴节约下来的水,都是对地球的一份贡献。更何况,节水还能减少家庭水费支出,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更多节水型马桶。它们或许配备了智能传感器,能根据用水情况自动调节排水量,或者使用了更加高效的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浪费。 对于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实隐藏着生活的智慧和对环境的尊重。从正确使用马桶的两个按钮开始,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加环保、更加节水的地球公民吧! 信息来源 [1]抖音百科——“抽水马桶”词条 [2]头条账号“大河网”——《历史上最早的马桶长啥样?想不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竟出现这样的厕所》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