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拉出去枪毙!”毛主席一声呵斥,惊得周总理和聂荣臻连忙从沙发上站起来,而旁边的地

“拉出去枪毙!”毛主席一声呵斥,惊得周总理和聂荣臻连忙从沙发上站起来,而旁边的地上,瘫坐着一个满脸害怕的男人……   (信息来源:【1】人民网《毛泽东的反腐败手段:再大的官也要拉出去枪毙》【2】宝鸡政法《1950年韩桂馨饭桌上一句话,引毛主席愤怒,由此展开一场大运动》)   1950年3月,经过88天的苏联之行,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中南海,春寒料峭,北京城仍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新中国百废待兴,千头万绪亟待理清。   次日,毛泽东特意让秘书李银桥将妻子韩桂馨从香山接回中南海,并为她接风洗尘,席间,毛泽东饶有兴致地询问起韩桂馨在香山的见闻。   韩桂馨絮絮叨叨讲了许多,突然话锋一转,无意中提到最近香山在修建机关大楼,有一位领导干部趁机在一处幽静的山坡上为自己盖了一幢二层小楼,话音刚落,韩桂馨便察觉到了毛泽东脸色的骤变,连忙噤声不语。   毛泽东阴沉着脸,没再多说什么,默默地用完了晚餐,但心中的怒火已经难以平息,自从1949年从西柏坡进京执政,毛泽东就一直强调“两个务必”,告诫全党要保持艰苦奋斗作风,警惕糖衣炮弹的侵蚀。   他曾反复强调“我们不做李自成”,要以李自成盘踞北京后很快败亡的历史为鉴,防止革命成果毁于一旦,然而,新中国成立不到半年,竟然就有人公然以权谋私,他怎能不怒?   第二天下午,毛泽东就把这位胆大妄为的领导干部召进了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此人名叫戴镜元,是一位资历颇深的老革命。   抗战时期,他立下赫赫战功,曾成功破译日军情报,为八路军击毙日军参谋长阿部规秀立下汗马功劳。   1941年,他又破译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被及时通报斯大林,如此身经百战的将领,在和平时期却为一己私欲而陷入腐化的泥潭,难怪毛泽东如此震怒。   在菊香书屋里,周恩来、聂荣臻也在座,毛泽东上下打量着戴镜元,怒不可遏地斥责道:“你的派头真不小啊,我看和过去的帝王将相都差不多了!”戴镜元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冷汗直冒。   毛泽东在屋内来回踱步,越说越激动:“你这么干,还配当共产党的干部吗?进城前我就说过不要当李自成,为什么不听?”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狠狠地吸了两口,突然将烟头摁灭,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拉出去枪毙!”此话一出,在座众人无不骇然,周恩来和聂荣臻更是从沙发上惊得站了起来。戴镜元吓得双腿发软,险些瘫倒在地。   见状,周恩来和聂荣臻赶紧上前,劝说毛泽东息怒,他们建议,还是先把问题调查清楚,再做严肃处理。   毛泽东勉强同意,但仍怒气未消,对聂荣臻说:“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交给你去办了!”最终,戴镜元没有被枪毙,但受到了严厉处分,被降职为北京东城区委书记处书记。   戴镜元事件,不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腐化问题的一个缩影,1951年11月,中央又接到关于中央贸易部部长刘青山、中央财政部部长张子善贪污受贿的报告。   据统计,中央贸易部和财政部的贪污人数,竟占全体职工总数的30%至50%,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毛泽东再也坐不住了。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反”运动,重点打击贪污、浪费、官僚主义。   毛泽东明确表示:“三反不反,党就会变质,十年内不反,共产党就会变成国民党。”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竟一时难以推动,据各地报告,不少领导干部因自身问题,对运动心存顾虑,态度消极。   毛泽东对此大为光火,他估算,在这场运动中,可能需要枪毙一万至几万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他甚至说:“过去看联共党史,看见大批开除党员,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才深刻体会到,只有这样,党才能保持健康。”   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三反”运动终于全面铺开,刮起了一场反腐倡廉的飓风。   毛泽东之所以对干部腐化问题如此愤怒,根本原因在于他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他担心,如果任由腐败之风蔓延,党和政府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终步李自成的后尘。   “不做李自成”,成为毛泽东对全党的反复告诫,也成为新中国廉政建设的重要理念和精神遗产。   时至今日,毛泽东当年震怒的呵斥犹在耳畔,他对干部腐化的深恶痛绝,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笃守,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我们更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决反对腐败,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实际行动告慰毛泽东等革命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