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又耍无赖了!”吉林延边,张小山30年前看到银行的宣传单,1000元存30年就可以获得本息合计36万元。张小山牙一咬,把家里的2000元全部存了进去,没想到,30年后去取钱时,银行却表示:存折无效,拒绝支付。张小山一气之下告上法庭,法院判了。 从把钱存入银行这天开始,张小山就一直等着三十年后的这份利息,他绝对不会想到,这张存折竟然会被报废。 当时张小山存钱的时候,还是一个正值壮年的大小伙子,他那个时候刚刚大学毕业,凭借着自身的出色被分配到一家国企工作。 一个月有一百多块钱的工资,虽然和现在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在那个年代,这个工资已经超出常人一大截了。 工作了几年后,他也攒下了一些钱财,就在一天下班的路上,他路过一家银行,看到银行门口贴着的宣传单。 他上前看了一眼,是什么存款服务,张小山知道这些存款活动都需要把钱存成长期的。 他目前并没有存长期的想法,但还是抱着好奇的心理,他仔细的阅读了这张宣传单。 上面写着现在存款1000,三十年后连本带利就能拿到36万,这对于那个年代来说可是一笔巨款,因此张小山很是心动。 而且宣传单的末尾写着,这个活动是限时的,过了这几天就结束了,张小山连忙赶回家和自己的妻子说了这件事。 妻子听后也很心动,夫妻二人把手中的钱凑了凑,凑了两千块钱,拿去银行存了起来。 夫妻二人等着三十年后,他们能拿到一笔不少的财产。 终于等到三十年后,张小山拿着三十年前的那张存折,来到银行,想要把这笔钱全部取出来,他和妻子好好享受一番。 “你说什么,我这个存折就是在你们这里办的,怎么会不是呢?” 张小山来到银行柜台前,向工作人员说明了自己要办的业务,但是工作人员拿到存折后,反复查看,告知他这张存折无法使用。 张小山有些着急,这张存折明明就是在这里办的。 “大爷我们这里真的查不到您这张存折,您是不是记错了?” 工作人员耐心的询问张小山,她是真的没有查出来这张存折的信息。 但是张小山一口咬定这张存折是在这里办的,自己没有记错,工作人员看着他坚信的样子,找来自己的主管商量这件事情。 张小山看着他们两个拿着存折研究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就把自己当年办的业务说了出来。 “我当时还办了你们这里的高利息的业务,存1000进去,三十年后能拿到36万,我存进去2000块钱呢。” 经过张小山这么一说,主管和工作人员想起来了,当年好像是有这项业务,但是很早就取消了。 他们把这个情况如实告诉了张小山,说明这张存折在很久之前就不管用了。 当时银行挨个通知过储户,但是因为通信原因,导致有一部分人没有联系上。 张小山一听急了,他扯着嗓门质问工作人员:“当时说的清清楚楚的,30年后我能拿到72万,现在你们说取消了就是取消了,你们这不是欺负人吗?” 银行尽量安抚他的情绪:“大爷,这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如果业务没有取消的话,我们肯定是会给您钱的。” 张小山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争论半天,也没能拿到那笔钱,他一怒之下把银行告上了法庭。 当时张小山存钱的时候,国家已经发布了新的规定,只是当时没有正式颁发给银行,因此张小山这张存折是作废的。 但是银行也存在一定的过错,他们没有及时通知到张小山。 因此法院因为,银行应该按照最高的利息赔偿张小山的损失,最终张小山失去了72万,得到了一万多块钱。 (案例来源:裁判文书网) (人物均为化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