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天津称为“津沽”“沽上”等。所谓“津”,就是渡口;“沽”,“小水入海之名也”。天津历史上曾名“直沽”,天津的母亲河海河又称“沽水”,可见“津”与“沽”密不可分,一者并称,顺理成章。
天津河多,水多,因湾洼形成的水沾也多。历史上,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说。“寻芳步步踏青来,柳外何人筑钓台?七十二沽春水话,午景声里野桃开。”清代诗人查昌业的《即景》诗,绘出了“七十二沽沽水阔,一般风味小江南”的北国江南的风景画。天津以沽为名的地方很多,“七十二沽”并非确数,只是泛称。天津值于九河下梢,河道纵横,海河支流多,河道本身短而曲折。据说19世纪时,海河河道曲折率达到1.8,以至于河身呈螺旋状,河曲十分发达,这样称“沽”的地方就特别多。
据清光绪年间《津门杂记》记载:天津的七十之沽,在城区内的实为二十一沽。如“河形有如丁字之象”的丁字洁;“欲知春我深,但看花开未”的西沽;南北运河交汇的“丁沽风物久闻名”的三汊沽;天妃宫西庙所在的小直沽;“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大直沽;“命名以咸,而沽水甜淡”的咸水沽;“不是桃源和柳速,清流活活稻田斜”的葛沽;“耙如云望不穷,泥沾西去葛沽东”的泥沽;历史上荒芜,今日成水产品集散之地的草头沽;以姓氏命名的邓善沽、郝家沽;“崖岸如山峙如台,寒笳吹处阵云开”的大沽;等等。天津也就有了“沽上”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