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喜购两本书:《朱莘农医案》、《朱少鸿医案》
近日读黄教授文章《我的大学》,提到江阴中医院郦、夏两位名医皆出自苏南伤寒派朱氏内科。我非常开心,立马搜索他们的著作,幸而江阴中医院陈正平和花海兵主任整理出版了医案。黄教授在序言中提到“朱氏的医术代表了那个时代(清末民国)苏南中医的最高水平”[good]
众所周知,对于经方的研究,北方远远兴盛于南方,尤其江南,从清朝开始就是温病学的发源和兴盛之地,所以我行医之初的几年,一直研习江南名医医案,美则美矣,始终感到体系性不够,临床疗效有待提升,今年开始学习经方体系,深感如果有江南本土的伤寒名家可供临摹就好了。因为江南特殊的气候和人文,使得痰火和阴液亏虚很普遍,不同于北方,治疗上一定有其特殊性,如果刻舟求剑、不懂变通,疗效还是不满意的。
江阴朱氏内科至今已历十一代,完全是江南本土的,还不像祝味菊先生那样,是从四川学回来的,弥足珍贵啊!今天翻阅他们的“夹阴伤寒证治”,厉害厉害,可以说是伤寒和温病结合了,更符合江南地域的临床实际,开心!买好书、学知识、提高临床技能,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啦[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