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炮巨舰时代,最厚重的装甲永远配给司令塔,虽然在海战中命中司令塔概率很低,但海军是一个很玄学的军种。
在日俄海战中,沙俄太平洋舰队临时司令维特盖夫特在海战中于舰桥指挥被一炮送走,于是剩余的太平洋舰队又回到了旅顺,并在后来的围困中全军覆没。
而沙俄远征舰队司令罗杰特罗斯基因为装甲司令塔观察缝设计有问题,导致了碎片飞进观察缝里把罗杰特罗斯基打成重伤不省人事,再次导致舰队混乱……
再往前,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重伤无法指挥带来了麻烦。有这么几个惨痛案例教训,谁敢不重视司令塔防护?
因此,司令塔要叠全舰最厚的甲,在一战时赫尔戈兰湾海战中,德国巡洋舰科隆号105毫米舰炮就在5公里的距离上,命中了英国雄狮号战列巡洋舰的指挥塔,如果不是有那254毫米装甲保护着,贝蒂将军是活不过1914年的夏天……
到了二战中,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丹麦海峡上就吃过一发380毫米穿甲弹,舰桥上的所有人员物资设备全都被炸飞,而躲在司令塔里的舰长有装甲保护,只是被震出了很严重的内伤,回港之后在医院里躺了两个半月才好。
装甲指挥塔是战列舰时代的标准设计,而老美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战争末期还在装甲指挥塔外面还加装了上层建筑,为容纳更多的设备和提供更好的视野和作业环境,牺牲了对司令塔的保护,毕竟当时小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舰已经基本全完了,反而是防空作战等的需求更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