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泽东被捕后,在押去处死路上,突然对一名团丁说:“老哥,我腿疼,伤筋了!”团丁走近后,毛主席凑团丁耳边说了一句话,竟靠着机智逃走了。 1927年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已经破裂,各地开始了对共产党人的大规模镇压,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正在前往长沙的路上,准备参与即将到来的秋收起义。 然而,就在距离长沙不远的地方,毛泽东被一队清乡队队员抓住了,这支清乡队是国民党为了清剿共产党而组织的武装力量,他们的任务就是抓捕像毛泽东这样的共产党人。 被抓住的那一刻,毛泽东并没有慌乱,他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试图寻找逃脱的机会,通过与清乡队队员的交谈,毛泽东很快就了解到,这些人大多是普通百姓,为了赚钱才加入了清乡队,这个发现给了毛泽东一线希望。 清乡队队员们并不知道毛泽东的真实身份,只是按照例行公事将他五花大绑,准备押解到团防局,按照当时的惯例,被抓到团防局的共产党人通常会被处死,毛泽东深知,如果真的被押送到团防局,他将很难再有机会逃脱。 就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的头脑依然保持着清醒,他想到了一个可能的脱身办法——贿赂这些清乡队队员,毛泽东向同行的潘心源借了一些钱,准备用来贿赂押解他的士兵。 在押解的路上,毛泽东开始与押解他的士兵交谈,他用平和的语气和这些士兵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活困难,通过交谈,毛泽东成功地拉近了与这些士兵的距离。 当押解队走到离民团总部约两百米的地方时,毛泽东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提出要给这些士兵一些钱,作为他们放他一马的报酬,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士兵竟然同意了毛泽东的提议。 就在士兵们分钱的时候,毛泽东抓住机会,突然挣脱了绳索,转身就跑,这一切发生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士兵们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当士兵们意识到毛泽东逃跑时,立即展开了追捕,毛泽东拼命地奔跑,身后的追兵紧紧跟随,毛泽东虽然多次被追兵逼近,但总是能够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敏捷的身手逃脱。 在逃跑的过程中,毛泽东的体力逐渐耗尽,他知道,如果继续这样跑下去,迟早会被追上,就在这时,他看到前方有一个小山坡,上面长满了茂密的草丛,毛泽东灵机一动,快速跑上山坡,一头扎进了草丛中。 追兵们很快就赶到了山坡下,他们仔细搜查着每一处可能藏人的地方,但却始终没有发现毛泽东的踪迹,毛泽东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躺在草丛中,听着追兵们的脚步声在周围来回走动。 搜查持续了很长时间,追兵们多次经过毛泽东藏身的地方,但都没有发现他,最终疲惫不堪的追兵们决定放弃搜查,当听到追兵们离开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毛泽东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成功逃脱了。 尽管遭遇了这次意外,但毛泽东并没有放弃原定的计划,他加快脚步,争分夺秒地赶路,终于如期到达了秋收起义的聚集地。 当毛泽东出现在同志们面前时,他的样子让人心疼,衣衫褴褛,脸上写满了疲惫,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尽管经历了生死考验,但毛泽东的革命意志丝毫未减。 毛泽东的到来,给即将开始的秋收起义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战政策,毛泽东担任了秋收起义的带领人,他的经验、智慧和领导才能,对起义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秋收起义的成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在这次起义中取得的经验,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重要基础。 毛泽东的这次经历,不仅是他个人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片段,它生动地展示了革命年代的艰难险阻,也彰显了革命者的勇气和智慧。这个故事成为了后人了解那个时代、了解革命历程的一个生动教材。 (信息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唯一一次被捕:被押去处死的路上机智逃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