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曾经展示过一条巡航导弹发动机生产线,你们知道这条生产线的产能有多大吗?
一个月一万台,一年是十二万台。
还有一个大概的数据,不准,属于推测:中国目前现有的巡航导弹产能,大概可以做到一天1000枚,也就是说,中国现有的巡航导弹产能,一年下来,可以给日本自卫队每一个士兵安排1.5枚巡航导弹。
有人可能会说了,不准确的推测数据也拿来说,是不是太没有说服力了?
这可就误解我了,实际上我采用这个推测数据,已经是很保守的了。巡航导弹的生产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没有任何障碍的。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说,整个产业链,从矿石选料开始,一直到成品出来,中国都能从现有产业链中解决。所以,扩大巡航导弹的产能,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一个流水线投料的问题。
有人可能又会有疑问了,难道技术人员也能马上培养出来吗?不好意思,央视展示的这条生产线是全智能化、无人化的——连物料运输车都是无人车。
你说人在哪?在办公室里摸鱼,当机器人的监工。对了,中国现在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垄断了全球5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
这还没说完呢。咱们再来说一下无人机。
中国现在有126万架注册无人机,且还在以32%的速度增长。此外,我们还有近20万注册无人机飞手。
2023年,中国的无人机制造企业超过2300家,无人机年产量达317万架。如果还不直观的话,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数据——中国无人机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说完天上的,再说地上的。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量是3000万辆,占世界呢比例超过32%,比日本、美国、德国加起来还多;在造船领域,中国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例超过50%。
还有个更直观的数据,那就是美国在整个二战时期的造船产量,加起来还不如中国现在和平时期一年的产量多。
根据这样的工业产能来算下,中国现在一年的工业机器人产量接近50万台,服务机器人超过330万台,特种机器人的数量没公开,但想来也不差。如果战时扩大产能,改造生产线,就算一年产能500万台,都能给20个士兵配上一台机器人。而无人机,则每个班都能配上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中国还有500多个一万吨以上的船坞。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二战时期护航航母、主战航母得配置,我们轻型护航航母、中型无人机航母、重型核动力航母,一次性可以造上百艘,外加数百艘055。
所以说,美国天天威胁中国,却偏偏不敢下手,你们真以为是美国心善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