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越来越贵,餐饮小店批量死亡,究竟是谁杀死了他们?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至少从去年开始,公司楼下开了多年的餐饮小店说关就关了,小区旁边的商业街上的餐饮、奶茶、小吃店,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能开半年以上的都算比较长的。为数不多还在经营的门店,也多半是在苦苦支撑。 而这背后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猪肉、牛肉、蔬菜价格在下降,饭店的饭菜却越卖越贵,我们普通人吃饭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可饭店老板却还直呼不赚钱,每天忙的猛如虎,扣掉房租二百五。 归根到底,让几乎所有餐饮老板咬牙切齿的罪魁祸首,就是高昂的房租,到头来大家都是在给房东打工。不管你开不开门,能卖多少钱,房租是一个子不能少,而且每年都还在涨。杭州一家生煎店老板愤怒的曝光,原来40万的房租,后来涨到60万,再后来更是直接飚到120万,简直就是抢钱,自己店里的生煎从6毛一个涨到1块,就再也吃不消只能忍痛止损关门。 这还只是成千上万餐饮店老板惨痛遭遇的冰山一角,无数餐饮人单纯的以为这个行业门槛很低,有点闲钱就冲进去想创业做餐饮,最后大都为自己的莽撞交了学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依然有一部分餐饮小店活的还不错,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餐饮店的成功,往往离不开两大要素,一个开源,一个节流。 开源,就是扩大渠道,将客户群体做大,不再局限于门店周边几百米的覆盖范围。而是巧妙的利用互联网,将门店搬到外卖和团购平台上,大幅扩大餐品的受众人群和覆盖范围。不少餐饮门店能从之前三年活过来,主要靠的就是线上外卖订单。 节流,便是尽可能缩减成本开支,比如店面不用太大,也不用非得挤到人流量最高的地带。 不管怎么说,餐饮人想要活下去,至少得先保证盈亏平衡,不能被房东给拿捏,如果整天都得为营业额能不能跑赢房租而努力,这样的生意有点本末倒置,不赔钱都是好的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