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天从城市厕所中排出的大量粪便最终都被排到哪里去了?
其实答案很简单,粪便通过污水处理厂,变成自然水体能处理的水,再利用大自然做最后一道净化。
粪便主要污染物属于有机物,通常的做法是用微生物分解。记得之前部分北方污水厂还表示,冬天太冷,细菌会被冻死,污水处理能力就不行,还得找人研究菌种和温度。
其实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成的水,是直接排到自然界的。
水质通常为一级A、一级B到二级,对应自然水体的大约是V类到劣V类,属于自然水体能净化的水质。少部分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质能达到自然水体的IV类水质。
粪便通常在这个环节处理掉,也就是二级处理:这是去除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关键步骤,主要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常见的二级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消耗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食物,同时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实现对有机污染和部分营养盐的有效去除。
有人说粪便处理完这部分就是中水,其实不是的,中水在目前国内没有大规模入户普及。中水的问题在于:
1)处理成本比自来水没便宜多少。通常,从自然水体到自来水标准的水,处理成本大约在4毛到9毛一吨,根据不同地区水质存在一定差异。
考虑到管网漏损(部分未改造的老旧城区可高达30%-40%),一吨水成本大约是5毛到两块钱。中水处理成本大约是自来水标准的七到八折,大概一吨水只能节约一毛钱到三毛钱出来。
2)更大的问题是需要一整套单独的管网。目前城市生活用水,分两套管网——上水和下水。上水就是拧开的自来水,下水就是用完流走的水。
如果要用中水,得把地再刨开一遍,再到各家各户重新打洞走管道,成本相当于重新修建一整套管网。比节约出来的这几毛钱多太多了。
3)可能会有人问工业呢?工业那玩意儿不叫中水,叫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国内有隐形规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需要达到70%+,所以大一点的厂会自备污水处理团队,小一点的厂,工业园区会配套污水处理厂/站。
所以,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场景用中水,中水主要在绿化用水、少量示范社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