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出国,就好像会变的低欲望
·
这几年大多时间都住在美国和日本,断断续续回国的那两次,一踏进国门就有很强的推背感:
·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他们不闲聊,嘴里说的都是项目和资源;
关于成功学和赚钱思路的内容总能获得高赞;
快递多数能隔天到,还有不少卖家信息直接写着半日达;
外卖是24小时的,有一晚我想吃烤羊肉串,下着雨的凌晨三点,店家秒接单,3分钟内也有跑腿小哥接了单。
·
朋友说,如果哪一天好像没什么具体事儿做,心里会发慌。在国内的时光,我每天也被事情推着走,说话都好像开了倍速的样子⏭。
·
好像人就得有强大的欲望,对世俗定义的成功努力、对得到他人羡慕的活着,才算有意义。谁也不愿意输给谁。大家又拼又卷,而且习以为常。
·
只要一踏上异国土地,开始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就立即开始慢下来。我就能明确的意识到,我退休了,我财富和身心都是自由的🍃,我可以什么都不做,也不用羞愧的活着。
·
一个人吃饭,我大多时候会选择自己煮东西,告别了国内保姆司机的照顾,自己去超市买菜、挑菜,也大概知道了民生消费,按照汇率和品质来说,真心不贵。日本有很多“一人食”做的很精致,营养搭配也很丰富合理🍱。一份饭也就是二十多块起步,几十块钱已经能吃的很好了。我通常懒得时候就会买它们。
·
一个人居住,物欲也没那么丰盛。不是不喜欢买东西了,只是欲望不再停留在满足他人期待,而是转向更加关注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喜欢舒服的、功效卓著的、能养自己磁场的东西。
·
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每天晚上十点入睡,早上五点起床。起床后,抄十页单词,边做早餐边听播客,然后去瑜伽室练一个小时的瑜伽,再闲逛晒着太阳回家。看到路边的蒲公英会停下来拍照发给朋友。下午有时候带一张毯子和书本📚,在樱花树底下晒太阳直至太阳下山。过的没啥欲望,是很奢侈的吧。
·
40岁前,我愿意住在中国,大家一起卷更容易让人进步,让国家高速发展。
40岁后,我愿意住在国外,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重构自己退休后的秩序感。
·
我想,人越认识与了解自己,越有勇气和力量去培养不随波逐流,通往真实的个性与诗意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