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山东的灵岩寺千佛殿内,几个僧人在例行清扫,突然“喀嚓”一声传来,吓得僧人赶紧趴在了地上,待响声停止后,一名僧人壮着胆子前去查看情况,看见眼前的一幕,僧人害怕极了,崩裂的那两尊泥塑罗汉竟然有五脏六腑! (信息来源:【1】2019-08-2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济南灵岩寺罗汉像要保护修复了》 【2】2021-05-12中国网《灵岩寺》 ) 历史的烟云在这里凝结,信仰的光芒在这里闪耀,唐玄奘曾在此译经,留下了他西天求法的足迹,唐高宗以来,历代帝王封禅泰岱,大多都会到灵岩寺礼佛祈福。 寺内的一砖一瓦,都浸润着皇家的施舍和庇护,然而,这座曾经香火鼎盛的名刹,也难逃兵火洗劫的劫难。 据史料记载,灵岩寺曾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建于废墟之上,从东晋到清代,这里的每一次毁败与重生,都凝结成一段悲壮的佛门传奇。 寺内现存的文物,跨越了十余个朝代,囊括了佛教艺术的诸多门类。唐代的石经幢,以坚石镌刻佛经,历千年而风采犹存;辽代的金铜佛像,以黄金为身铜为骨,闪耀着北方草原的粗犷与雄浑;宋代的木雕,以细腻入微的刀工,营造出莲花婆娑、飞天散花的极乐世界。 元代的壁画,以强烈的色彩和夸张的线条,讲述着酷烈风沙中的因果轮回;明代的铜佛,以写实圆润的造型,昭示着皇家工匠的精湛技艺。 如果说灵岩寺是一部浩瀚的佛教艺术巨著,那这400余件文物就是点缀其间的灿烂珍宝,共同谱写出一曲曲信仰的赞歌。 而在这众多瑰宝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要数那40尊栩栩如生的彩塑罗汉了,走进灵岩寺的千佛殿,迎面便是一排排慈眉善目的罗汉塑像。 他们有的合掌礼佛,有的手持法器,有的端坐凝思,有的作说法状,每一尊罗汉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或慈悲,或威严,或沉静,或机智,这40尊塑像,是宋代27尊和明代13尊的组合。 据考证,宋塑原本供奉在寺中的般舟殿,後因战乱而迁移到千佛殿,明代重修时又增添了新塑像,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1982年,一个偶然的发现,揭开了这些彩塑罗汉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年,两尊罗汉像在例行清扫时突然开裂,僧人赶来查看时,竟发现塑像内竟然藏有仿真的五脏六腑,消息传出,轰动全国,前来求证的专家发现,这些罗汉像不仅面目俊朗,肢体匀称,就连体内构造也巧夺天工。 原来,宋代工匠在雕塑时,为追求逼真传神,不惜用丝绸等材料,仿制了人体内脏,装入像腹中,堪称绝世技艺,可惜的是,当年仅做了必要的修复,尚未来得及深入研究,这些彩塑的种种奥秘,也许还有待後人去探寻。 无独有偶,千佛殿对面的大雄宝殿中,同样镇守着一尊稀世佛像,那是一尊高7.8米、重12吨的明代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铜像,它通体鎏金,宝相庄严,每只手掌上都精雕细琢有一只“慧眼”,传说代表着观音菩萨洞察众生疾苦的“千里眼”。 它不仅是明代铜铸工艺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目前中国现存体量最大的单体铜质佛像,令人肃然起敬。 沿着蜿蜒的石阶向上,灵岩寺标志性的建筑——辟支塔,在苍松翠柏间显出身影,这座八角九层的砖石宝塔始建于北宋,至今已屹立千年,55.7米的塔身,气势巍峨,塔基八面皆雕刻着精美的佛教故事,塔心藏有佛舍利,供奉至今。 灵岩寺就是这样一座佛教文化的富矿,它以厚重的历史积淀,精美的艺术珍品,引人入胜的文物掌故,向世人述说着佛法的玄妙,禅宗的机锋,每一位来访的朋友,都能从中汲取营养,收获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