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女子,儿子因公牺牲,她伤心欲绝,每天以泪洗面。一天,她在商场,突然看到儿子身影,她心怦怦直跳,猛扑过去,一把抓住他,儿子,是你回来了吗?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2022年的那个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边防战士陈嘉辉年纪轻轻的生命。他的母亲窦阿姨由此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每当夜深人静时,窦阿姨便会捧着儿子那张年轻英俊的照片,长长地凝视,泪水再次潸然而下。 她想起儿子从小就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上学成绩优异,做事勤恳踏实。长大后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边防军队,在祖国最偏远的边陲地区肩负起守护家园的重任。 可是,就在他执勤才短短两年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便将这朵闪耀着青春光芒的生命凋零。消息传来时,窦阿姨接连几天几夜哭到失声,痛彻心扉。 从此,她感觉自己的生命也失去了支撑,整个人好像被抽去了所有力气。 为了逃避这幢回忆重重的房子,窦阿姨开始整日整日游荡在外,她喜欢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街头的行人来来往往,找寻一丝生的气息。 直到那个傍晚,窦阿姨一如既往地在里面踱步,突然,她的眼角余光扫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身影年轻、挺拔,步伐矫健,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若隐若现,时而离她很近,时而又消失在重叠的人影里,就像是一阵轻烟在向她招手。 窦阿姨心中一惊,对上眼的那一刻,她竟一下子以为看到了儿子的身影!这简直就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种幻觉,可她的内心不禁狂跳起来。 她开始加快脚步追赶那个身影,拥挤的人群让她不时失去目标,但她依然如痴如狂地追寻,生怕一个疏忽就错失良机。 最终,在一处人流较少的角落,那个年轻人停下了脚步。窦阿姨奋力挤过去,大声呼喊道:"儿子,儿子!你终于回来了!"说着,她扑上前,一把抓住了那名年轻人的胳膊。 面对突如其来的狂热眷顾,那名陌生的年轻人一时受宠若惊,也被窦阿姨满含热泪的眼神镇住了。他叫张扬,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与陈嘉辉出奇相似的外形令他一时手足无措。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说:"阿姨,您误会了。我不是您的儿子,只是刚好长得比较像而已。" 这句话无疑给了窦阿姨狠狠一击,她愣住了,紧绷的双手慢慢松开,整个人一下子瘫软在地。 泪水再次如决堤般涌出,她哽咽着对张扬说:"孩子,你真的不是我儿子吗?你看看你,多像他啊....他比你稍微年轻一点,不过你们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 见此情景,张扬内心顿时被揪住了。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回答太过直白无情,无意间伤害了这位母亲。 于是,他蹲下身子,握住窦阿姨的双手,轻声安慰她:"阿姨,我错了。是我长得太像您的孩子,才让您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说到这里,张扬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您要是觉得我很像他,就别再向我澄清了。我暂时当一回您的儿子吧,听阿姨吩咐。" 他的一番话语无疑给窦阿姨带来了极大的慰藉。阿姨紧紧握住张扬的双手,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张扬便陪伴在窦阿姨身旁,耐心地听她讲起儿子的经历和故事。 一个多小时后,直到夜幕低垂,商场工作人员来通知关门了,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就这样,一段让人意想不到的感情从这个偶遇开始酝酿了。张扬好像进入了窦阿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化身成了她最宝贵的儿子。 而窦阿姨也毫无保留地将所有疼爱和期望都投注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期盼着他能像陈嘉辉那样勇敢、善良、孝顺。 几个月后的一天,张扬亲自来到窦阿姨的家中,带来了一大捧鲜花。透过窗户,窦阿姨看到花朵鲜艳欲滴,美丽动人,仿佛在阳光下微微颤动。她急忙上前开门,喜出望外地说:"孩子,你终于来看妈妈了!" 张扬微笑着点头,将花束双手递给阿姨:"阿姨,这是儿子给您准备的儿子节礼物。以后的每一年,只要我还在这座城市,儿子都会亲自来看阿姨,陪伴在阿姨身边。" 窦阿姨激动不已,一把将张扬拥入怀中,久久不愿松开。她感动于这个年轻人的善解人意和体贴,就像儿子从前那般孝顺贴心一样。 从那以后,张扬便成了窦阿姨家中长期的贵客。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他便会准时到访。在这个小家中,窦阿姨和张扬就像一对母子一般亲密无间。 他们会相互分享生活趣事,张扬也会诚恳地向窦阿姨请教做人处世的道理,就像一个孝顺的儿子在虚心求教。 渐渐地,张扬发现阿姨在自己身边变得越来越开朗了。尽管对儿子的思念依然无时无刻不在脑海萦绕,但她也明白,生活还要继续。 她开始重拾起烹饪的兴趣爱好,开始出门旅游放松心情,还准备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过上规律而充实的退休生活。 而这一切的转变,或多或少都得益于张扬带给她的慰藉与支持。有时候,一个陌生而美好的关系可以给创伤止血,化解心中最痛彻的悲伤。 就连窦阿姨身边的亲朋好友也都为之高兴,认为这份来自一个年轻人的关爱不啻于一股温暖的阳光,终于照进了她阴郁的生活。 有位邻居感叹说:"看着阿姨最近的转变,我真为她感到欣慰。世界上果真还存在着善良和美好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