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中,当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

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中,当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1933年,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国共内战如火如荼,革命形势严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来到了江西省宁冈县黄袍山一带。这里山高林密,易守难攻,成为了红军的重要根据地。 然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搜捕从未停止。他们派出大量军队,在山区四处搜查,誓要将共产党人一网打尽。 一天傍晚,毛泽东和几位同志正在黄袍山的一个村庄里休整。突然,有人来报,国民党的搜查队已经进入了村子。情况危急,毛泽东必须立即找个地方躲藏。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名叫黄菊喜的农妇挺身而出,将毛泽东带到了自己家中。黄菊喜是个寡妇,独自抚养着五个孩子。她的家徒四壁,但却有一颗热忱的心。 毛泽东刚躲进黄菊喜家不久,国民党的搜查队就来到了村子里。带队的是一个名叫何亚军的军官,他凶神恶煞地威胁村民:"谁要是藏匿共产党,不仅自己要被杀,全家都要陪葬!" 面对如此恐吓,村民们噤若寒蝉,没有人敢吭声。空气中弥漫着恐惧和紧张,每个人都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怀疑的对象。 就在这时,黄菊喜突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国民党军官何亚军露出了狰狞的笑容,以为自己终于抓到了大鱼。他立即命令手下将黄菊喜家团团围住。 然而,黄菊喜接下来的行为更是出人意料。她推出了自己的二儿子吴朝炳,说道:"这就是你们要找的共产党。" 吴朝炳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站在那里,目光坚定,毫无畏惧。面对国民党军官的质问,他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共产党"身份。 国民党军队立即将吴朝炳抓走。黄菊喜站在那里,看着儿子被粗暴地押走,心如刀绞,但她知道,这是为了保护毛泽东,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 几天后,黄菊喜得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吴朝炳被国民党杀害了。当这个消息传来时,黄菊喜终于忍不住痛哭失声。 她抱着儿子的遗物,喃喃自语:"朝炳啊,你走得这么早,妈妈心里难过。但是你放心,你没有白死,你是为了革命牺牲的。" 事实上,黄菊喜与毛泽东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更早。1927年,毛泽东和罗荣桓在转移途中,曾经被黄菊喜收留过。当时的黄菊喜已经是个寡妇,独自抚养五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 但即便如此,她仍然慷慨地为毛泽东和罗荣桓提供了食宿。在那段时间里,毛泽东深深感受到了黄菊喜的善良和勇气。为了表示感谢,毛泽东与黄菊喜结为干亲,这份特殊的情谊一直延续到后来。 黄菊喜的大儿子早在几年前就参加了革命,并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当时,黄菊喜虽然心痛,但她坚强地对其他孩子说:"革命是有价值的,你们大哥没有白死。" 二儿子吴朝炳继承了大哥的遗志,也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他经常帮助村里的共产党员传递信息,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为了保护毛泽东,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失去了两个儿子,对于任何母亲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打击。但是黄菊喜却表现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她不仅没有怨恨,反而鼓励其他的孩子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在后来的岁月里,黄菊喜的其他孩子也陆续参加了革命。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精神。 这个故事在当时并没有广为人知,但它却深深地影响了亲历者。毛泽东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仍然感慨万分。 他说:"没有千千万万个像黄菊喜这样的普通人民的支持,我们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为黄菊喜一家的牺牲精神所感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多少像黄菊喜这样的普通人,默默地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今天才能享受和平与繁荣。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2024年3月5日——黄菊妈:一片丹心照日月,五腔碧血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