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捐出肾,我嫁给你”,2013年,一身患尿毒症晚期的女子为了活下去,与一白血病男子结婚,要求她死后捐出肾,她负责照顾她的父亲。 王霄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6岁那年,她被查出患有肾病。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将她和家人彻底打懵了。 从那时起,王霄就开启了漫长的透析之路。由于家境贫寒,她只能选择较为便宜的腹膜透析疗程。每天都要在透析液中度过10个小时,巨大的痛苦与折磨令她时常濒临崩溃的边缘。 可是,为了活下去,王霄别无选择,只能硬撑下去。她曾一度对生命也失去了希望,只是习惯性地活着而已。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未知和曲折,就在王霄觉得再也支撑不下去时,一个巧合让她重新燃起了生存的渴望。 那一年,王霄偶然在网上结识了一批和自己同病相怜的患者,她们建立了一个互助群,分享着治疗心得。在这里,王霄看到了太多和自己同甘共苦的人,她们的乐观和坚韧深深地鼓舞了她。 从此,王霄开始积极地想办法延续生命。为了筹集手术费用,她曾做过很多勤杂工作,直至家产耗尽。 但是即便如此,换肾的希望也依旧渺茫。移植手术费用高昂,而肾源的匮乏,更是让她们一度绝望。 就在这时,王霄做出了一个顶着舆论压力的决定,那就是发布这条令人瞠目的征婚启事。 她在群里写道:"我是一名30岁的尿毒症晚期患者,现急需肾源,愿意嫁给一位男士,作为回报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她的家人。" 这则启事一经发出,群里哗然一片,有人称其为荒诞,也有人对其表示同情。但是对于王霄来说,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出路,她别无选择,只能拼尽全力抓住这一线生存的希望。 而这则消息恰巧被确诊为晚期骨髓瘤的于建平得知,因为患癌晚期,于建平的女友无力面对病魔,已经背着行囊离开了。一个人的于建平,不仅要为昂贵的治疗费发愁,还要照顾年迈的父亲。 看到王霄的征婚启事后,于建平沉思再三。他主动找到了王霄和她进行沟通。 于是,两人经过多次沟通,达成一项看似残忍却又饱含真挚的协议:她们将正式结为夫妻,在于建平去世后,王霄将得到她的肾脏;而作为回报,王霄将照顾于建平的父亲,让她安度晚年。 一纸婚书,就这样将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缔结在一起。婚后的生活有些许陌生,但也逐渐产生了互相关心的感觉。比如王霄会主动询问于建平的病情,而于建平则会时常鼓励王霄要保重身体。 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温。他们开始频繁通话,从对方的声音中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于建平被王霄乐观向上的精神力所感染,暗下决心要为她而活。 2014年,于建平暂停服用抗癌药物,这意味着他将加速衰竭,从而更快实现捐肾的目标。当王霄得知时,泪水夺眶而出,深深被他的付出所感动,决心要救于建平一命。 在漫长的治疗岁月里,王霄和于建平互相成为了坚实的依靠。他们时常在电话里交流彼此的病情,互相鼓舞、分享治疗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王霄常常劝说于建平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对克服病魔至关重要。同时,王霄还四处奔走,为于建平筹措高昂的手术费用。 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总是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哪怕是上门做家务或者当小工,赚来的钱也会毫不保留地给于建平。 而于建平则用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化着王霄。尽管身患绝症,但他从未放弃过与病魔的斗争。 每当王霄产生怯弱想法时,于建平都会坚定地告诉她:"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命运!" 就这样,在彼此的鼓舞和支持下,他们艰难却坚韧地走过了一个个治疗关卡。终于,在2014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于建平成功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 手术过程虽然艰辛,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生的渴望,最终顺利渡过了危险期。 与此同时,王霄的病情也出现了可喜的转机。多年的透析生活终于有了转机,医生初步鉴定,若能及时找到合适的肾源,她的生命就可以被重新救赎。 面对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们内心无比欣喜。许是命运在暗中徘徊,它仿佛在报答着这对执着的恋人。 于是在2015年,当于建平彻底康复时,两人商议决定正式举行一次婚礼,在家人和亲友的见证下,重新交换婚戒,宣示着他们由生命之伴走向了畅途。 婚礼过后,他们开启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于建平会推着王霄的轮椅在公园散步;夜晚则轮到王霄照顾于建平年迈的父亲。他们用平常的方式,诠释着对彼此的眷恋。 这段经历再次证明,爱情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它能给人以勇气和力量去战胜一切,包括那令人恐惧的死亡。于建平和王霄就是这爱的化身,用自己的勇气和真挚情感,谱写了这一爱的绝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