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美国将一只3岁的黑猩猩送上了太空,16分钟回到地球以后,发现他没啥毛病,还把苹果橘子吃得嘎嘎香,但没过多久,就发现他很不对劲,最终活到25岁就嘎了。这是为啥?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当苏联成功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后,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也迅速兴起了对太空的热潮,作为当时国力最雄厚的国家,美国人不甘被苏联反超,势必也要在这场"太空竞赛"中力争上游。 可夺得这一领域主导权并非易事,毕竟前方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别说将人送上太空,就连活物能否在太空生存都是个未解之谜。 因此,在1959年,美国政府开始着手准备,着眼于最终能将人送入太空,可是直接将人类送上太空风险太大,为了保证安全,科学家们一致决定先让动物上路,如果动物在太空中能活下来,那么将来再让人类尝试也不算冒险。 于是一大批动物便被筛选为试验品:猴子、狗、兔子,它们被一只只送上太空,以测试太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时那些动物最终都未能全身而退,无一例外都在太空中丧生了,不过,它们虽然个体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为人类后来攻克太空提供了宝贵经验,所以它们的牺牲并非白白无谓。 随后,科学家们将目光聚焦在了与人类相似度最高的黑猩猩身上,黑猩猩因为与人类同属灵长目,基因相似,智商也很高,或许通过适当的训练,能活着从太空中返回。 于是,美国政府便迅速着手从全球搜罗一批体格健壮的黑猩猩,准备对它们实施严格训练,最后择优录用参与真正的太空计划。 很快,来自喀麦隆的哈姆就这样被发掘并被选中,由于其天资聪颖,在训练过程中屡有出色表现,短时间内便远远甩开了其他同伴,成为整个黑猩猩队伍中的佼佼者。 就这样,哈姆完成了漫长的两年半训练,终于展开了它那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那一天,哈姆神色自若地穿上了宇航服,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抬上太空舱,它眉宇间流露出一丝淡然,或许是对未知太空的恐惧,又或许是为即将开启的壮阔征程而感到自豪。 就在全世界为之期待的目光聚焦下,火箭准时发射升空,升空过程顺利,可很快出现了小小的意外,火箭偏离了原先设定的轨道,最终达到了252公里的高度,远高于计划中的185公里,这意味着哈姆在太空中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攀升,机体或有遭受极端环境的可能。 几分钟后,火箭返回舱如愿进入大气层并坠入大西洋,探索太空时最担心出现的生命危险,似乎并未发生,哈姆竟然活着回来了! 这一消息一经传回,便给所有关心此事的人们带来了巨大喜悦,作为太空探索的先行者,哈姆早已在那一刻成为了美国的英雄,成为了人类与太空亲密接触的开路先锋。 然而,就在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情况下,返回后的哈姆并未像表面上那般安然无恙,相反它的身体状况开始一日不如一日,体现在最直观的部位就是心脏,哈姆的心率比正常情况下快了将近两倍之多,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解释,它显然遭受了严重的心脏损伤。 究竟哈姆在太空中经历了些什么? 其实员研究人员也一无所知,单从表象来看,虽然哈姆的太空之旅只持续了16分钟,但对于这个物种来说,也足以带来致命的创伤,原因或许是失重对猩猩大脑造成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舱内的低温环境,或者还有别的不为人知的因素,总之哈姆再也回不到从前那个活泼机灵的自己。 尽管得到了政府的悉心照料,哈姆也只能在动物园中勉强撑到26岁就离世,按黑猩猩的平均寿命,这绝对称得上太年轻了。 可即便如此,哈姆短暂却辉煌的一生,也让它成为了永久被人类铭记的英雄,它所做的伟大牺牲,为人类后来在太空中展开更多冒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那时起,无数航天员追随前人足迹,矢志向着更远的太空探索进发,人类终于一步步攻克各种技术难关,走出了地球的引力范围。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器的性能越来越先进,航天员的一切生命指标也能得到精准监测,但是,每每想起当年的哈姆,徜徉在未知宇宙领域时的惊心动魄,人们就会被深深感动。 尽管存在太多未解之谜,尽管前方漆黑一片充满未知的危险,但哈姆仍义无反顾地向前,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最终征服太空贡献了全部的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