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真实照片,照片中的士兵割下自己的右臂,以便能够继续战斗而不连累战友。
1965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的丁晓兵,1983年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并在集中训练后被分配到昆明军区某侦察大队担任“捕俘手”。
在执行任务期间,丁晓兵与战友们多次成功捕获敌军,因此被评选为全连“第一捕俘能手”,此时他还不满20岁。
1984年10月30日,丁晓兵与战友们像往常一样潜入越军阵地捕获一名越兵准备撤离。 当越军突然发现丁晓兵等人时朝他们开枪并吸引了敌人的注意,敌人很快包围了他们。
丁晓兵和战友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突然敌人扔过来一枚手雷,丁晓兵抓起手雷奋力朝敌人扔去。
然而手雷在空中爆炸,冲击波将丁晓兵炸飞了出去。
丁晓兵一阵眩晕,但他注意到越军俘虏要趁乱逃走。便不顾身上的剧痛,迅速上前压住俘虏,用右手死死卡住敌人的脖子。
很快他感觉右臂毫无力气,仔细一看,发现右臂已被炸断,仅剩一点皮肉相连着不断流血。他急忙喊战友过来帮忙控制俘虏,战友为他做了简单的包扎。
他们一边战斗一边后退,而敌人也紧追不舍。撤退中,丁晓兵的残臂完全失去控制,不时挂到树枝上,影响了队伍的撤退速度。
为了不拖累战友,丁晓兵生生咬牙割断了自己的右臂。他将断臂别在腰间,与战友们一起押着俘虏走了3公里。经过与敌人3个小时的周旋,他们终于摆脱越军安全返回。
由于失血过多,丁晓兵很快昏迷过去。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丁晓兵终于脱离生命危险,但被切断的右臂却无法再接回去了。
丁晓兵,一个20岁的年轻人,人生才刚刚开始,面对身体上的残缺,丁晓兵并未气馁,他学着用左手射击、叠被子,依然积极活跃在部队里。
时间的流逝不会磨灭英雄的光辉。昔日英雄的名字已经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之上,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他们,砥砺奋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