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的仁爱礁冲突,是怎么回事?
文/卢克文工作室嘉宾
6月17日凌晨4点28分,中国海警官微突然发了一条微博,说“6月17日,中国海警依法对非法闯入我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的菲律宾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字越少事越大,凌晨发微博,显然说明本就紧张的南海出大事了。
紧接着早上6点51分,中国海警又发了一条微博,说中菲船只发生了擦碰,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云云。熟悉我们通报语言风格的都知道,这事没那么简单。
那么,在6月17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1
这事吧,还要从菲律宾1999年用一艘破旧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坐沉仁爱礁说起。
一开始,菲律宾方面一直向中国解释的是“海难”,没办法才冲滩的,不是菲律宾方面“蓄意而为”。但是军舰又是国家财产,不能轻易放弃,所以必须留人看守。
但如果留人看守的话,日常吃喝拉撒都要持续供给。
中国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允许菲律宾向留守运输一些生活必需品,但这事有条件的。
根据双方商议,菲律宾作出承诺,一是菲方控制运补船只的规模。二是菲方在运补之前,必须和中方报备,且两次运补的时间间隔不能太短。三是只能运输诸如食品和衣物一类的生活必需品,任何运送建筑材料,试图加固“马德雷山”号的举动都是中方所不允许的。
在很长时间里,菲律宾是按照承诺执行的,中方也在例行检查后放行,但是,近些年来,菲律宾开始在美国的教唆下,搞了很多小动作。
比如,菲律宾西部军区司令化装成运补人员,成功登上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并插上了菲律宾国旗,以此宣示“主权”。
比如,菲律宾用游艇,试图运输建筑材料上马德雷山号,也被中国用水炮击退,船上的西部军区司令手部受伤。
2023年后,中国对运补做了更进一步的限制。
在中国的限制下,马德雷山号上的菲律宾守军补给已经非常紧张了,被逼开始用飞机空投补给了,但海上风大,想靠空投补给实在难,成本也高,还不一定扔得准。
5月19号的时候,菲律宾用小型飞机进行了空投补给,结果大部分掉进了海里,中国马上派橡皮艇将补给物资全部捞走。当然,中国看不上这些物资,捞走后当着菲律宾人的面,直接扔进了海里,可谓杀人诛心。
这件事,令某些菲律宾士兵气得亮出了步枪,就是前一段“菲律宾军人枪指中国海警”新闻的起因。
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物资吃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了6月17日的运补行动,这次行动,菲律宾是有深谋远虑的。
5月24日的时候,菲律宾撤换了西部军区司令,由海军少将小阿方索·托雷斯将接替卡洛斯的职务。
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体现自己的强硬,小阿方索·托雷斯这次打破了以往南海“民对民、军对军”的默契,派了菲律宾海军特种作战小组亲自上阵,实施运补工作。
此外,中国海警法的配套文件也开始在2024年6月15日起正式施行。根据新规定,非法进入中国领海及南海的外国船舶和外国人,可被拘留审查,被扣时间最长可达60天。
所以这次运补,菲律宾方面也有试探中国执行新规的决心的意图在里面,更何况,有前一天的G7声明作为后盾,是有恃无恐的。
和以往大张旗鼓、邀请记者远远观战不同,这次明显不是表演行动,而是正儿八经的军事行动,选在了凌晨进行,就是想尽办法提高运补成功率。
结果呢?让菲律宾人大失所望。
凌晨,菲律宾派了6艘船(1艘海警指挥船,数艘充气快艇),向仁爱礁发起了冲击,没想到中国人晚上也不睡觉,早就严阵以待呢!
在此过程中,菲律宾媒体报道说一名海军特战人员的手指被切断,不过大概率不是在搏斗过程中发生的,而是在碰撞的时候被挤断了而已。
在对抗过程中,菲律宾称“所有船只都处于‘黑暗’状态”,显然,中国这是连电子干扰都上了。
最终,菲律宾这6艘船一艘也没靠近仁爱礁,反而被中方抓走4人。(后经谈判第二天放回)。
如此激烈的对抗,是中菲海上摩擦的第一次!如果不是双方都保持了克制的话,恐怕早已擦枪走火了。
更有意思的是菲律宾那边讳莫如深,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倒是第一时间跳出来甩锅:“这不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行动。”而菲律宾军方表示“不会讨论这次的行动细节。”
奇怪了,以前菲律宾被水炮滋一下,都哭的满世界知道,为啥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反而偃旗息鼓了?
.....
......
这里是一半的内容,完整版加入我的星球可以看,我的星球过去6年更新了2500+篇文章,累计400万+字,现在加入全部都能看,点击链接加入我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