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山地车实用性改装

每个人对于山地车骑行都有自己的见解,有多少人并不满足于循规蹈矩的骑行,开始做出各种改变或者试图做出改变,以提升骑行体验或

每个人对于山地车骑行都有自己的见解,有多少人并不满足于循规蹈矩的骑行,开始做出各种改变或者试图做出改变,以提升骑行体验或是让爱车更加适合自己的需要?改装就这么应运而生,而改装又分为实用性改装和技术性改装,两者区别明显同,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要是实用性改装。

1.轮胎

一般来说我们的爱车出厂时所带的轮胎都是标准胎,比如26×1.95或27.5×1.95这都属于标准胎,适合普通休闲骑行和轻度越野。如果想要让骑行更轻松,提高骑行速度,就可以考虑换成更细些或是胎花更浅的外胎;如果是想越野也可以换成更粗壮、带花更深的越野胎。无论是换粗还是换细一定要得到车架或是前叉、车圈的支持,更要切合实际。

2.车把

常见的山地车车把多为平把,操作灵敏,到位迅速,操作直接,适合日常锻炼、休闲或者高速骑行。如果换成燕把则可以提高舒适度,也可以提升骑行平衡能力,适合复杂路况或者越野以及其它技术性骑行。

副把:

如果长途骑行,平把或者燕把的握姿都显得过于单一,而单一的握姿会让我们的手臂、腕部容易疲劳。所以可以考虑安装一副合适的副把,增加握把姿势的选择,提高舒适度,减轻长途骑行的疲劳产生。

把套:

可以把普通把套换成柔软的海绵把套或者肉球把套,提高握把的舒适性。

3.车座

一般来说我们的山地车车座都比较窄硬,虽然这种车座比较适合快速骑行,但是长时间骑行会让身体感受如坐针毡。所以如果我们不以速度为主要目或是长途骑行、日常休闲骑行为主的情况,就可以考虑换一个稍微宽些且柔软的车座,切记不要过于宽大,过于宽大的车座会造成骑行不便,影响大腿的运动轨迹和发力的直接性。

4.泥板

城市骑行通勤除了雨雪天气,洒水车的作业造成的道路湿滑也可能严重影响我们的骑行,高速骑行时飞溅的泥水会甩满我们后背,由此造成的忌惮也会影响我们的骑行速度。如果给我们的爱车安装一款适合的泥板则能够比较好地改变这种局面,尽管不能百分百挡住泥水甩到身上,却可以尽可能减轻这种尴尬局面,让我们的骑行可以不必过于小心翼翼,无形中也通提高了通勤效率。

5.后衣架

对于骑车通勤或是骑游的朋友来说,一个后衣架可以帮助我们携带很多行李,免除背包之苦。此外还可以在后衣架上放置一款适合的驮包,最好是防水的。或者也可以在后衣架上放置一个大点的车筐方便我们日常放些行李,而不必每次都要费事捆绑。

6.车撑

一些级别稍高的山地车出厂时并未安装车撑,这对于我们平常的停放很是不方便。又不是专业的比赛用车或是轻量化需求,大家完全可以选一款适合的车撑安装。这对于我们上班或是外出、小区车棚存放很有用处。另外得给大家提个醒,如果你骑的是一辆碳纤维车架的山地车就不要安装车撑了,以免对车架造成毁损性破坏。

其实我们的山地车可以改装的内容很多,几乎除了车架之外的所有零配件都可以做出改变,但是文章开头我们也提到了,改装分为实用性改装和技术性改装,其中技术性改装多属于是装备升级,与本文谈及的实用性改装完全不是一码事,大家各取所需就好。对于普通骑车人来说,应该说实用性的改装更具性价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