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捕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时,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胸部,用浸过生油的绳鞭抽打她的身体。 (信息来源:2014年1月20日中国军网 —— 《刘惜芬:对党的事业忠诚而热情的女战士》 ) 刘惜芬出身于一个陈旧贫民窟,家徒四壁,日子寒酸,母亲英年早逝,留下她和姐妹们无依无靠,只能靠着姨妈的慈悲怜悯,挣扎求存。 刘惜芬自小就受尽了人世的冷暖,她渴望有一天,能够脱离穷困的阴霾,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于是,在16岁那年,她怀着这样的希冀,进入了博爱医院,学习护理这一技能。 护理工作虽然辛苦,但却让刘惜芬感受到了人间有爱,每当看到病人被她娴熟的手法救治,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她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成就感和幸福感。 她倍加用心钻研医术,曾无数次不分贫富,风雨无阻地给病人们送上关爱和药品,这份执着和无私,也赢得了街坊邻里对她的爱戴和尊敬。 然而,和平的年代并未持续太久,在1937年的一个秋日,曾被刘惜芬当成避难所的博爱医院,被日军的铁蹄野蛮地蹂躏了,那些曾经温暖过她、鼓舞过她的日籍医生,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心狠手辣的侵略者。 眼见着自己的同胞被践踏、被侮辱,刘惜芬的少女心灵犹如被无情刀割,她不禁痛心疾首,对日本人的暴行产生了深深的仇恨,在这份仇恨的推动下,她开始思索:我们中国人何时才能除去这些狼子野心,迎来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就在这时,党的真理之光照进了刘惜芬的内心,1942年,她加入了由党员胡惠敏领导的读书小组,阅读了一些进步书籍,理解了共产党的宗旨,觉悟逐渐提高,她被党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所折服,也被共产党人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深深打动。 从那一刻起,一颗火种在刘惜芬的心中燃烧,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党组织的不断培养和考察下,1949年5月,刘惜芬终于受到了党组织的欣赏和信任,被正式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她就热火朝天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刘惜芬不仅联系发展有进步倾向的青年,积极为游击队募捐物资,而且还暗中配合党的地下工作,扮演起了一名“”交际花“”的角色,巧妙地混入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社交圈。 通过出色的社交能力和独特的魅力,她成功赢得了这些人的信任,并从他们口中套取了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这些情报对于解放大军的最终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刘惜芬的生命也处于无时无刻的危险之中,毒蛇腹地,她如芦苇般孤立无援,随时可能遭受毒手。 1949年9月的一个夜晚,这场生死博弈达到了高潮,刘惜芬不幸暴露了身份,被国民党特务头目毛森一伙人逮捕,投入了阴暗潮湿、环境恶劣的牢狱之中。 狱中的日子,简直就是一场无休止的噩梦,刘惜芬不仅被剥夺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更遭受了极端的身心折磨,毒贼们亲自上阵,用烧红的烙铁在她娇嫩的肌肤上留下烙印,将生油浸过的绳鞭狠狠抽打在她的身上,带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痛楚。 但是,任凭敌人如何疯狂,都无法击垮刘惜芬坚定的革命意志,她始终咬紧牙关,没有泄露半点党的机密,用自己的高尚气节捍卫了党的尊严。 就在刘惜芬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向往,坚贞不屈地走向刑场的那一刻,远方的炮声响彻云霄,解放大军已经开进了厦门城头,是啊,这一刻的到来,是刘惜芬用年轻宝贵的生命所开创的。 1949年10月16日,年仅25岁的刘惜芬,以一个共产党员无畏牺牲的气概,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成为新中国的奠基石。 时光飞逝,岁月轮转。刘惜芬的事迹虽已成为过往,但她那坚贞不渝、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却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代有血有肉的年轻人。 回想刘惜芬的一生,她天生懂得何为奉献,从儿时就品尝了人世的艰辛,但她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怀着一颗善良质朴的心,用勤劳的双手帮助他人,作为一名护理员,她待人无私有爱,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可是,刘惜芬并非盲目地追求虚无缥缈的善行,她有着一颗纤细却又坚韧不拔的心,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 就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狠狠践踏了她心中那份人道主义的时候,她意识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开始对侵略者怀有了无比的仇恨和不屈的斗争意志。 正是这份仇恨和意志,推动刘惜芬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从此,她就以一种近乎偏执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到了解放事业之中。 刘惜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就连在狱中遭受酷刑时,她也从未向敌人低头,她宁愿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决不泄露党的机密,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党的尊严,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新中国能够屹立不倒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