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位唐代的贵族,听闻当下流行波斯琉璃器具,作为长安的时尚人士,当然也想赶赶时髦。你差人到西市去买,应该找哪来的商人才能看到这种琉璃器具呢?
唐 盘口细颈淡黄色琉璃瓶(波斯进口)
法门寺博物馆藏
当然是去胡商那里更靠谱。唐代通过丝绸之路承担东西方贸易的大多是粟特人,他们在长安和洛阳生根发芽,也被唐人称作昭武九姓。
01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粟特是什么?
“粟特”一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有两种解释,《外国历史卷》中的解释为“粟特(Sogdiana),中亚古国名,即索格狄亚那”;《中国历史卷》中的解释为:
粟特(Sugda、Soγd),中世纪中亚讲伊兰语的粟特人居住地区的名称。又作窣利(sūlīk)……除为首的康国、安国外,还存在着另一些城邦国家,如:石国、米国、史国、何国、曹国……《新唐书》在以上七国之外加火寻、戊地而统称之为昭武九姓国。
但Sogdiana(索格狄亚那)与Sugda(粟特)是不同的,Sogdiana(索格狄亚那)是如今对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地区的称呼;Sugda(粟特)是古波斯对当时的“粟特诸国”的称呼。“索格狄亚那”(Sogdiana)是地区概念,而“粟特”(Sugda)是国家概念。
索格狄亚那地区示意
粟特位于阿姆河、锡尔河之间,是以泽拉夫尚河、卡什卡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中亚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地区。
昭武九姓
现在学界所讨论的粟特,其实大多是指隋唐时期的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隋唐时期,中原王朝对于从中亚而来,以商业贸易为目的的国家的总称。因为在隋唐,粟特诸国已经成为了商业贸易的王国,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已经没有其他国家和民族可以比拟。
对于昭武九姓,《中国大百科全书》里是这样写的:
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索格底亚那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的泛称……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
昭武九姓示意
这个时期他们也被称作九姓胡,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们,主要是因为粟特族人的主体有大概有九种姓氏,分别是:曹、安、史、康、石、罗、白、米、何。其中安姓和康姓是粟特族大姓。著名代表人物有安禄山、史思明、康静德等人,米姓的名人有北宋画家米芾。
汉代丝绸之路详图
索格狄亚那极简史
说完了中国人眼中的粟特,让我们把视角放到全球史观中的粟特——索格狄亚那身上,来看看粟特人的前世今生和波澜壮阔的历史。
粟特的故事开始于公元前十世纪,索格狄亚那地区的城市在这时刚刚开始发展,一批操着伊朗语的游牧民族在此时到达了这里,并在此聚居。游牧民族和当地的定居民族互相影响,成为了后来半农耕半畜牧的粟特人。
唐 银鎏金花鸟纹花瓣式碗 故宫博物院藏
碗侈口,折腹,上腹内束、下曲腹,圈足外扩。其折腹造型、珍珠地装饰来自粟特,纹饰以中国传统的花鸟为主题。
公元前六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占领了这里,波斯帝国将所属土地划分为郡,同时任命了治理这些郡的太守,在大流士一世统治期间,索格底亚那、花剌子模、帕提亚和阿列欧伊四个地区被划归波斯帝国的第十六区,该区居民每年向波斯帝国缴纳的贡税是300塔兰特银币,这是非常庞大的一笔钱。
大流士一世统一货币“大流克”
塔兰特(和合本圣经译为他连得)是古代中东和希腊-罗马世界使用的质量单位。当用作货币单位时,塔兰特是指一塔兰特重的黄金或白银。学者估计罗马人衡量贵金属所用的塔兰特的实际质量大约在二十至四十千克之间。
按2005年的黄金价格,大约是600美元每盎司,按这种比价,一金塔兰特(按相当于33千克计)价值66万美元。同理按2005年的银价,一银塔兰特(按相当于26千克计)价值6500美元。
波斯帝国疆域图(蓝圈处为索格狄亚那地区)
阿契美尼德王朝对索格狄亚那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里开始出现了一些设防的城镇或堡垒等,例如撒马尔罕;并且索格狄亚那人也被收入波斯军队当中,参加了希(腊)波(斯)战争;同时波斯帝国独特的贡税缴纳方式,也对后来粟特人商业贸易的发展起了启蒙的作用。
希波战争示意图
希波战争结束后,马其顿帝国崛起,亚历山大的远征几乎摧毁了索格狄亚那地区的文明,为了恢复索格狄亚那地区的经济,亚历山大在索格狄亚那地区建立了城邦。
马其顿帝国疆域图,索格狄亚那在蓝圈处
公元一世纪中叶时,贵霜帝国建立。此时贵霜帝国对索格狄亚那地区和康居实行了羁縻统治,迦腻色迦死后,贵霜帝国开始衰落,康居、索格底亚那地区也顺势摆脱了贵霜帝国的控制。
贵霜帝国疆域图,索格狄亚那在蓝圈处
公元三世纪开始,索格狄亚那地区已经臣属于萨珊波斯王朝。萨珊波斯对于粟特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例如祆教是萨珊王朝官方的宗教信仰,粟特的宗教也以祆教为主;粟特的历法直接源自于波斯,实行祆教历;粟特的丧葬习俗也有浓厚的祆教影响;波斯的乞寒泼水节也被粟特所继承。
萨珊波斯王朝疆域图,粟特在蓝圈处
后来索格狄亚那地区被突厥占领,公元630年,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并将颉利可汗生擒,东突厥灭亡。公元657年,唐高宗平叛阿史那贺鲁叛乱,西突厥灭亡。西突厥的领土被唐朝占领,唐朝设立了都护府,包括索格狄亚那在内的中亚地区,归属唐朝统治。
唐 骑驼乐舞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个陶器描绘了五个乐师坐在一匹高大的骆驼上,他们挤在骆驼鞍上,两侧垂下宽大而色泽鲜艳的布料,生动展示了当时的娱乐与流行文化。双峰驼原产于中亚地区,而乐师们戴的尖头毡帽则表明了他们的粟特身份。
由于距离较远,唐朝对索格狄亚那地区的统治比较松散,粟特诸国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但诸国对于唐朝的朝贡贸易,较其他朝代要多,所以此时唐朝对于索格狄亚那地区的国家较其他朝代更加了解,来往也更加密切。
唐 修定寺浮雕瓦片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这件大型模制陶器并非是粟特人所制,但保留了中国人对异域舞者(很可能是粟特人)的理解。这个留着胡子的舞者戴着尖顶帽子,身着系着束带的束腰外衣,脚蹬靴子,手舞足蹈,在舞动的瞬间他双腿交叉旋转,右手放在背后,左手向上。飘动的裙摆和充满活力的背景图案使舞者热情的舞姿跃然而出。
02
粟特遗迹
在中国出土的粟特遗迹不少,这是因为在魏晋至唐代,有大批粟特人来到中国贸易和生活,仅在《唐代墓志汇编》中就收录了昭武九姓胡人墓志二十二合。
安伽墓志
而且,这些墓志的主人在朝中做官很普遍,“争分铢之利”的活动少见了,可见长居中原的粟特人已经有人脱离经商,利用善狩猎、英勇善战的民族本性,以及唐前期朝廷多用胡人为武将的政策,步入军旅仕途从而更加融合于汉地的社会生活中。
银碗形单柄杯(粟特银器)
唐 故宫博物院藏
不仅有武官,当然也有做文官的人,比如粟特人康敬本,他就是个“弘文大儒,询明六经之奥”的人,安令节“出京兆礼教之门,雅号儒业”等,还有康文通、史待宾、郑岩、何文哲等,都学习儒家经典并参加科举考试。粟特人在中国的地位高了,留下丰厚的陪葬品当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陶彩绘夹物胡人俑
唐 故宫博物院藏
史君墓
就如在西安出土北周大象二年(580) 的史君墓。墓葬坐北朝南,平面呈“甲”字形,为长斜坡单室土洞墓。墓中石堂上的汉字铭文写道:
长子毗沙,次维摩,次富卤多,並有孝行,乃为父造石堂一区,刊碑墓道,永播。
墓葬内出土一座精美石椁,以中式建筑和粟特文化共同构建,石椁外围的一系列叙事性的石刻浮雕,尤为精美。石椁座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歇山顶式殿堂建筑,由底座、中部墙板、椁顶出檐和屋脊四大部分组成。
史君墓石椁
西安博物院地下展馆藏
在椽头、瓦当、斗拱、立柱等部位均贴金。石椁四面分别浮雕有四臂守护神、祆神、祭祀、升天、宴饮、出行和狩猎等题材的图案。在人物脸部和服饰、人物身上和佩饰、建筑构件以及山水树木等部位施有彩绘或贴金。
史君墓石堂外壁左侧祭司火坛,明显的祆教纹饰
石椁西壁第三幅画面上部描绘的是一位粟特首领在树丛中狩猎的场面。画面下部的图像,是一幅商队行进图。紧挨着这幅图像,转到石椁北面的第一幅,上部中心位置的帐篷内盘腿坐一男子,画面的下部是一个正在休息的商队,中间有两位男子正在交谈,一人肩上还背着货囊。
史君墓石椁商队图(线描)
有一人牵着载货的马,一人照料着两匹驮载货物的骆驼卧地休息,后面还有两头驮着包裹的驴子。这幅图的上部,应当是粟特商队首领萨保拜见游牧民族(嚈哒或突厥)首领的画面,下部则是商队休息的场景,这个商队,应当就是上述西壁第三幅下部商队的缩影。
安伽墓
还有另一座粟特人的墓穴,也是在西安发掘的,是北周大象元年(579) 安伽墓。里面的墓志是这样说的:
其先皇帝之苗裔分族,(略) 履仁蹈义,忠君信友。母杜氏,昌松县君。娩兹四德,弘此三从,肃穆闺闱,师仪乡邑。(略)周大象元年五月遘疾终于家,春秋六十二。其岁年岁次己亥十月己未朔厝于长安之东,距城七里。
根据墓葬中的文献记载得知安伽生前在靠近长安的同州(今陕西大荔)担任“萨保”一职。萨保是朝廷任命的官员,负责管理当地的外来移民及相关事务,这一时期的萨保多为粟特本土的贵族。
安伽墓石棺床后屏左边第五幅,上部绘两人在虎皮圆帐篷内席地而坐,左边头戴虚帽者为粟特萨保,右边是披发的突厥首领。帐外有四位从者,有的戴波斯冠,有的戴突厥皮帽。下部绘三个穿紧身长袍的胡人。
安伽石屏粟特商队休息图(线描)
这种上下构图,和史君石椁北壁第一幅非常相象,上面表现粟特萨保出行中访问游牧民族的部落,下面是随行商队休息图像。
安伽墓石榻
这座墓葬规模较大,未经盗掘,墓葬中没有北周大墓中常见的陶俑、陶明器模型及铜器、玉器等随葬品,除了墓葬的石门和围屏石榻外,仅有一合墓志和一副铜带具,以及若干染金铜薄片。
安伽墓中虽然出土的文物数量很少,但石门和围屏石榻的精美和稀有程度却是空前的。
石榻局部,安伽在观赏乐舞
石门为青石灰石质,由门额、门楣、门框、门扉等部分组成。门额为半圆形,正面装饰有浅浮雕彩绘贴金图案。在画面正中央,三头骆驼踏在一个硕大的覆莲基座上,驼背上背负一个大圆盘。盘内燃火,火焰升腾幻化成莲花图案。
安伽墓门额,描绘的是祆教的祭祀仪式
火焰的两侧各有一名飞天乐神,一位弹奏琵琶,一位舞弄箜篌。骆驼座两侧各有一个人形鹰足的祭司,祭司面前有供案,上面摆放着瓶、罐等各种祭祀用品,瓶内插有花草。整幅画面中,火坛占据绝对的中心,展示的是祆教的祭祀场景。
圣火坛细节
虞弘墓
还有在太原出土的隋代虞弘墓,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残存汉白玉石椁、八角形汉白玉石柱、石雕供养人头像等石椁呈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石椁呈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
虞弘墓汉白玉石椁
出土时椁门已经损毁严重,只剩下了门楣。椁座下四周各垫两个兽头,面部朝外、背负椁座,造型生动。石椁椁顶为罕见的歇山顶式样(损毁),为皇亲贵族的标志,仅次于庑殿顶。
石椁四面都有浮雕,其中刻画的“搏斗”场面异常引人注目,其中有两幅是人物骑骆驼斗狮,一幅是人物骑象斗狮。画面中狮子凶猛扑杀、骆驼大象嘶鸣反攻,画中勇士举兵对峙,紧张激烈的气氛呼之欲出。
石椁细节:骑驼猎狮图
更有一幅狮人搏斗图,狮子咬住了勇士的头颅,而勇士反手将剑刺穿狮子的身体。从祆教的观念来看,帝王代表了光明正义之神阿胡拉·马兹达,怪兽、狮子,则是黑暗罪恶之神阿赫里曼的化身,画面中两者间的搏斗,很可能代表着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之争。
石椁细节:乘象杀狮图
此外,在石椁底座的图案上,有两名人脸鸟身的祭祀,中间的祭坛上燃烧着熊熊火焰,这反映的是祆教祭拜祭祀火神的场景,而棺椁上的焰纹,正是祆教的标志。
虞弘墓石椁祆教火坛
这些精美的墓葬遗存是粟特人在中国安居乐业的体现,代表着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也代表着从魏晋至隋唐相对开放的民族政策。